西方青年在大学毕业后工作前,流行选择一次长途旅行,让自己在旅途中观看世界,认识自我,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这一年就叫做“间隔年”。在中国,“间隔年”还是很新鲜的概念。
25岁的高小丁大学毕业后,就带着1000元钱,离开自己熟悉的城市,带着“间隔年”的梦想,漫游了半个中国……
迷茫中,选择一个人上路
昨日,记者联系上高小丁,25岁的他已回到奉节县夔州路179号老家,准备“收拾好心情找工作”。
回顾过去的这段日子,他脑海中一幅幅画面犹如电影徐徐回放……
今年2月21日,早晨天没亮,租住在南坪上海城小区的他,就起床收拾行囊,一个背包、一个睡袋、一张防潮垫、几件衣服和一些药品。没人送行,他坚持一个人背包上路。
2010年6月,他从重庆通信学院毕业后走进社会。仅大半年时间,他就找了四五份工作,最长的干了两三个月,最短的干了不到一星期。文案策划、影视后期制作、咖啡店服务员,他都干过,工资只有1000多元钱。挤同学的出租房虽不用交房租,但一月下来,除了生活费、车费、电话费,收入已所剩无几。更主要的是,他“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放下工作,撇开世故人情,背上大包包,挂上相机,往心中向往的地方奔去,追寻那说不清道不尽的东西。”是高小丁当时最迫切的想法。
临行前,他在QQ日志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总结过往的喜悦和悲伤,我遇见的人,我看到的事,我做过的事……发现很多都不是自己想要的。为别人的期望而生存,为适应而丢弃自我……我要逃离现实的框框架架,在迷失中去找寻消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