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资讯 >> 财经要闻 >> 正文
  • 逾5000亿理财千家军成员:新上市公司为主力 科创板新丁在列

  • 时间:2019-08-09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实 习 生 王方然 广州报道

    理财产品有多火热,从科创板公司近期的举措可见一斑。

    近日科创板新股容百科技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将使用额度不超过人民币8亿元的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用于投资金融机构的保本型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定期存款、协定存款等,使用期限为12个月。

    事实上,今年以来已经有1023家上市公司组成了“千家军团”,发布了8014条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涉及金额5340亿元。

    千家理财大军

    8月6日方邦股份公告称,拟定使用额度不超过人民币9亿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其认为,本次现金管理方式为投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发行主体为有保本承诺的金融机构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包括结构性存款、协定存款、通知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资产组合保本型理财产品,其中资产组合保本型理财产品的购买余额不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投资风险较小,在公司可控范围之内。

    8月6日,华培动力与兴业银行签署了《兴业银行企业金融结构性存款协议》,用2.55亿闲置募集资金购买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预期年化收益为3.85%,到期日为2019年11月4日。这已经是华培股份今年第三次购买理财产品。

    根据同花顺统计,今年已经有1023家上市公司发布了8014条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涉及金额5340亿元。预期年化收益率在3%-5%间的理财产品占比最高,达到77.72%。

    除了银行理财之外,一些激进的公司,甚至涉及权益产品。近日,展鹏科技连发两则公告称,公司以自有资金1500万元认购百亿证券私募上海保银投资旗下的两只产品,希望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两只基金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于二级市场股票、债券、期货、现金管理等金融工具。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不能否认,部分上市公司的确是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出发,在监管规定之内,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但是这种行为成为一种“气候”,上市公司大手笔扎堆购买理财产品显然就不合情合理了,上市公司本来应当将募集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项目中去,而现在大多投资了“金融产品”,使得资金空转,有“脱实向虚”迹象。从长远看不仅不利于公司自身的发展,对于实体经济也是一种伤害。

    中信建投分析师夏敏仁则认为,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购买理财产品的整体规模不大,且安全性较高,并未影响上市公司主体业务的稳健经营,应理性看待。

    首先,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可以帮助其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一种正常的现金管理需求。其次,大多数上市公司只是把购买理财产品作为现金管理手段,不存在资金大面积脱实向虚的迹象,理财产品的短期性为流动性和安全性做了保证。再次,上市公司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是对股东负责的一种体现,可以有效盘活存量资产。

    超募资金多是理财来源

    参与投资理财的公司多是2018年以后上市的次新公司,如上述提到的容百科技、方邦股份都是今年7月22日才刚刚登陆科创板的新丁;华培动力也是今年1月中旬上市。

    从理财资金来源来看,绝大多数都属于超募资金,其次则是自有资金。以方邦股份为例,其首发募集资金为9.79亿元,根据招股书披露,募集资金将投资3个项目:挠性覆铜板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屏蔽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不过钱刚到手,却用9个亿进行投资理财;容百科技的情况也如出一辙,其募集资金净额为11亿元左右,也用8个亿计划投身理财。

    实际上,银行理财也是改善上市公司业绩的重要法宝。以西安旅游为例,其在今年上半年通过购买“长安宁-陕西金地置业信托贷款单一资金信托”赚取了约129.83万元的投资利润,而这笔理财收益对于上半年预亏450万元~650万元的西安旅游的意义不言而喻。

    “其实上市公司参与理财多寡,也能够窥出实体经济兴衰一斑。实体经济好时,上市公司处于经济周期,愿意投资扩张,而实体经济较差时,公司向外扩张的意愿会大幅降低,则体现在不愿意投资而更愿意购买理财。从上市公司的购买理财本身的行为来看,由于银行理财的周期有长有短,在募集项目没有开动前,限时理财,也能够提高收益,从这点来看,并不是坏事。”华南一家中型私募的负责人表示。
       

    转载自搜狐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