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何看待个股看空报告的问题,证监会主席易会满3月15日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3月15日,两市股指双双高开,开盘后持续拉升,截至发稿,三大股指涨幅均超过1%。行业板块近全线上涨,酿酒、券商、保险、家电、上海自贸、猪肉等涨幅居前。
易会满:敬畏市场、尊重规律
2月2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国新办出席其首场新闻发布会时曾表示,必须敬畏市场、尊重规律、遵循规律,毫不动摇地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重中之重。
对于证监会的职责,易会满表示,中国证监会官网上的表述非常清楚,官网的标准表述“证监会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管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
简言之,一是监管市场,二是维护秩序,三是保障合法运行。当前主要是创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的资本市场环境,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建设一个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两份看空报告致A股蒸发2.5万亿
3月7日,中信证券发布研报,对9日7涨停中国人保给予“卖出”评级。研报认为,中国人保A股显著高估,预计合理估值区间为每股4.71-5.38元,未来一年潜在下跌空间超过53.9%。
3月8日,华泰证券8日发布研报称,对10日8涨停的中信建投给予“卖出”评级。研报认为,中信建投证券A股2019年PB估值4.5倍(乐观假设下业绩预测),显著高于同梯队券商当前1.4-2倍PB和国际投行1-2倍PB估值水平。PB估值存在较大下行风险,下调至“卖出”评级。
受到两份券商研报下调个股评级的影响,8日两市纷纷跳空低开,中国人保、中信建投开盘双双大单封死跌停,领益智造、东方通信、市北高新、顺灏股份、人民网等多只人气股集体跌停开盘。截至收盘时,中信证券、中国人保、华泰证券、中信建投全部跌停。
3月8日,上证综指大跌4.4%,失守3000点,创下2018年10月12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未能实现周线9连阳,沪深两市一天蒸发了约2.5万亿元市值。前期涨幅最大的非银金融板块大跌8.2%。
A股史上的两次著名“看空”事件
券商研报看空上市企业并不少见,如国内券商看空海外上市企业,外资或合资券商看空A股公司等等,都可谓家常便饭,但国内券商对A股公司发布“卖出”评级,则的确稀有。
在A股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较知名的看空事件,涉及的公司分别为平安银行(当时叫“深发展”)和伊利股份。
1、2007年中信证券看空深发展
2007年3月,发端于2005年下半年的“牛市”行情正如火如荼地在A股上演,上证指数高攀至3100-3200点之间。
同样是中信证券,在2007年3月22日,向A股市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当年内资券商的首份“卖出”评级的看空研报,其评级的对象,也同样是一家当年权重股金融上市企业,当年有着“深市第一股”之称的S深发展A。
这份报告名为《S深发展A:值得警惕的非正常高增长》,其署名分析师为中信证券分析师杨青丽和吕小九。
但深发展并未因此被市场所抛弃,在当年大牛市的背景之下,深发展在4月中旬股价突破23元,至2007年11月底,其股价更是疯狂涨至最高48.98元。
2、2014年光大证券看空伊利
那时的A股,也在正在酝酿着新一轮的大牛市。
2014年6月3日,光大证券发布了一篇针对伊利股份的看空报告。伊利股份在当日大跌近7.75%,市值蒸发近54亿元。
伊利股份是当年的基金重仓股,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共有242只基金重仓伊利股份,共持有60948.75万股,而仅6月3日当天的股价跌幅计算,这242只基金账面价值便缩水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