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是母亲的命”,现年67岁的“高龄产妇”张恒(化名)眼下正为自己腹中的双胞胎胎儿难过不已。家住北京的张恒是一位失独母亲,4年前她的独子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今年6月,张恒在台湾接种试管婴儿成功,回到北京后却被检查出患有妊娠高血压,同时因产检困难等问题,医院方面建议张恒终止妊娠。
作为一名不幸的失独母亲,年过六旬的张女士冒着风险怀上双胞胎。然而,因为身体及产检问题,医院方面建议其终止妊娠,这对她而言,情感上难以接受。
由于过去人口政策的原因,独生子女家庭这个特殊而又庞大的群体成为最基本的城市家庭模式。但是,独生子女家庭不是理想的家庭结构模式,这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时表现得更为明显。人口学专家彭希哲教授曾指出:“独生子女现象对个人和家庭层面上的影响将非常深远,并已经成为中国转型时期风险社会中的一个风险要素。”比如,独生子女一旦遭遇伤亡等变故,将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难以消解的痛感。
孩子是家庭血脉的延续,也是情感的寄托。独生子女家庭与多子女家庭相比更加脆弱,风险度更高,也更难以承受意外。一旦孩子出事,父母可能陷入既没有儿女可以依靠,也得不到亲情慰藉的困境,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生活上的困难和精神上的痛苦将会越来越沉重。
诚然,生育权是每个人的合法权益,但在这种语境下,67岁的失独母亲冒险怀孕的确戳中了社会痛点,引发了亟待完善计生补偿机制的“镇痛”。地方政府应对独生子女及其家庭做出制度安排,在求学、就医、就业、养老等各个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加大扶持和救助力度,化解独生子女家庭的死亡、伤残、教育、养老等诸多风险,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当突遇独生子女伤亡等家庭变故时,制度应及时伸出援手,给予失独家庭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补偿。如此,独生子女家庭才能解除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