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兵买马,上海杨浦区也是拼了。
接连两年进京揽才,都是区委书记李跃旗亲自挂帅。昨天下午,北大英杰交流中心门口,已醒目竖起“杨浦区2018年青年储备人才”的招聘招牌。会场内,上百名北大学生提前到场,他们正在等待李跃旗开讲。
李跃旗很擅长演讲。开篇,他提到了北大党委书记郝平在科学杂志上的文章;也提到去年从“北大学子杨浦行”感受到的蓬勃厚重又奋勇向前的精神风貌;接来下,还借用“上海观察”给杨浦区的关键词“尖”,道出杨浦的特色,即大和小结合,走在尖端,敢于突破。
在李跃旗口中,60.61平方公里的杨浦就是一个“小地方”。可这小地方,有大贡献:这里素以百年工业、百年高校、百年市政而闻名。
“鲁迅先生曾讲过,北大是常为新的。”李跃旗说,如果要跟北大找到共同点,那么,“杨浦也是常新的。”敢于求变、勇于求新的杨浦人诚挚地邀请北大学子去成就梦想和抱负。
如果说李跃旗的演讲主打情怀,那么杨浦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红的推介则更显贴心。
去杨浦当储备人才,待遇如何?她一一道来,研究生等同于副主任科员,本科生是科员待遇;对于非上海户籍学生还有住房补贴;工作第一年,区里准备了知识培训、时政培训和团队建设,如果还嫌寂寞,不妨去复旦、同济的校园逛一逛。
杨浦区储备人才招录自2003年启动,至今已有15年历史,去年,区委书记李跃旗、区长谢坚钢分别带队亲赴清华、复旦、上海交大开展宣讲。在清华的那次招聘,长安街知事就在现场感受到李跃旗招人的诚意。
去年的宣讲共吸引499名考生报名,119人获得考试资格,最终录取25人,有2人来自北大,其中一名是北大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刘添添。
今天,刘添添也来到现场,从未在上海生活过的她,入职五个月得到相当精彩的人生体验:入职前,区里安排了开班式、培训课程、外出参观和户外拓展活;入职后,有量身定制的轮岗计划,去年还参与全国双创活动周上海主会场的筹备落地;“沪语培训班”“诗词朗诵分享会”都助她融入这座城市;在杨浦租房,骑车几分钟就能到单位,每月还有2900元房补到手。
宣讲结束,在会场一角,十几个学生围住刘添添,轮番咨询待遇、考试、职业发展等细节。还有不少毕业生已在会场旁的企业展台上开始投简历。“物质、精神、职业待遇都考虑到了,宣讲很贴心!”北大药学院研究生小宋动了报名的心思;而来自“隔壁”清华医学部的小张也跃跃欲试。
今年,杨浦区计划招收30位青年储备人才,同时还带来四所中学近20个岗位和区内17家企业的800个岗位。
或许半年之后,今天的听众中就会诞生新杨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