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由故宫原创出品的故宫博物院院史话剧《海棠依旧》在保利剧院公益上演, 作为一部院史话剧,《海棠依旧》讲述了故宫六百年沧桑风雨中最为独特的一段隐秘史——文物南迁。
取材十六年文物南迁史
1933年,为防止故宫文物在战火中损毁,故宫人顶着压力将文物迁移出京,开启了长达十六年守护文明之火的长征路,这群护宝者用生命守护着国宝和文化的安危。
“在当时的运输和存放条件下,‘敌人’不仅有日军、土匪和炮火,还有潮湿、白蚁和鼠患,但一万多箱文物中,除了个别几件外,其他的都完好无损。”曾跟随父亲、原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庄尚严看护文物,最终落脚在宝岛台湾的庄灵表示,“说故宫文物南迁是世界文物保护史上的奇迹,绝不为过。”
但是这段历史却鲜为人知。该剧编剧,前《紫禁城》杂志副主编、现故宫博物院展览部副主任王戈,为了让大家能够了解这段历史才动了写戏的念头。
“2004年,我在统计故宫博物院成立以来举办过的展览,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很多南迁的资料,那时就在我心里播下一颗种子。”王戈此后陆续读了所有能找到的南迁史资料,直到2009年动笔写戏。初稿写作加上收集资料,增减修改,用了三年,“五年来在不断排演,剧本也一直在修订”。
作为一部取材于真实人物的作品,《海棠依旧》描写了在烽火连天、飘摇动荡的历史年代下,故宫人顾紫宸一家典守文物的悲欢离合。该剧的主要三场戏,着重讲述了1933年北平的文物南迁,1944年峨眉的文物西迁,1948年南京的文物迁台的故事。
王戈表示,无论是护宝南下的故宫职员顾紫宸,还是值守北平、甘苦与共的故宫理事龚培衡,都有原型参考。“这不是一个人的形象,他们融合了许多故宫人的故事,浓缩了那一代故宫人的群像。”王戈说,在写戏的过程中,自己也数度落泪,那种扑面而来的真实感,就像看到一位位老师、老友出现在面前,护得古物周全,这就是故宫人的使命,让人真实地为故宫骄傲。
故宫人演故宫事的作品
与其他专业院团的演出不同,《海棠依旧》的演员们来自于一支非职业演出团队,“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故宫人演故宫事的作品,所有演员都是故宫员工,除了我这个导演”,来自中国儿艺的导演毛尔南笑言。
17位来自展览、文物修复、古建修缮、文物数字化、文物管理、宣传教育、行政后勤、开放保卫等部门的年轻人,因对故宫和戏剧的热爱走到一起,他们没有酬劳,都是利用个人时间来排练。为节省经费,在院外彩排时,伙食都是编剧王戈从故宫食堂打出来的。
在剧中出演顾紫宸妻子的李贞子,就职于故宫信息资料部,负责文物的资料采集工作,在岗七年间,她一共录入图像资料七万多张。最令她难忘的,是一个在太和门前排练的夜晚,那天晚上明月高悬,大家在金水桥边排练,“剧中台词回荡在广场上,就好像是历史的问答。”
“海棠依旧”是恒久守护的精神
王戈说,故宫文华殿前幽静娴美的海棠花是自己最喜欢的景致,虽然文物南迁是一段沉重悲壮的历史,仍希望用一个温暖隽永的意象来表达它。“海棠花每年都会盛开,在沧桑世事中,有种不变的从容与笃定,‘海棠依旧’四字,表达的就是这份恒久守护的精神,它是美好的期待,不变的愿景,使命的传承,也象征着一代代故宫人对典守中华国宝、守护文化根脉的精神。”王戈说。
演出结束后,一名观众说,正是因为有人拼尽性命,搭上一生去竭力保古物的周全,大家才可以一次次走进紫禁城,在一件件器物上感受文化。“我们保留的不是器物,是文化。就像《海棠依旧》里展现的‘有始有终’‘尽职尽责’‘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