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 陈吉宁:逐步构建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

  • 时间:2017-08-09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各方面工作都迈出了积极步伐,取得重大进展。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建设好、管理好大国首都?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代市长陈吉宁。

    首都工作有三方面特殊重要性

    记者:作为北京市代市长,您如何认识首都工作的特殊重要性?

    陈吉宁: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提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战略目标,全面部署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今年2月24日,总书记进一步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重大问题作了深刻阐述。总书记的两次重要讲话为首都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工作的根本遵循。

    我理解,首都工作的特殊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一是政治上的责任担当。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时时处处讲政治、顾大局,为党中央站好岗、放好哨。把握首都特点,担负起义不容辞的国家责任,坚持“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履行“四个服务”基本职责,使首都的发展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进程相适应,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相匹配。北京各方面工作具有代表性、指向性,要坚持首善标准,立标杆、树旗帜,努力为全国起到表率作用。首都稳,全国稳。要以绝对安全为底线,坚决维护首都安全稳定。二是转型发展上的率先示范。紧紧围绕“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将城市发展聚焦到首都功能的实现上。坚持创新发展,全力推进首都经济转型,率先走出一条内涵集约的新路子。充分发挥北京“一核”作用,带动京津冀城市群共同发展,努力探索出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发展的新模式。三是和谐宜居的典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从群众需求出发考虑城市发展,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对标国际一流,提升城市的可持续性、宜居性,努力成为一个有质量、有品位的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

    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记者:北京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患上了“大城市病”,请问近年来在城市病治理方面有哪些进展和成效?

    陈吉宁:北京“大城市病”的根源在于非首都功能过度聚集。近年来,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深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牢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打出治理“大城市病”的组合拳。在全国率先实施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严格有效控制了增量。同时,着力疏解非首都功能存量,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退出一般性制造业企业1836家,整治“散乱污”企业6912家,调整疏解商品交易市场421家,部分学校医院疏解工作也在稳步推进。特别是今年我们把各个专项工作统筹起来,实施了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半年来拆除违法建设3057万平方米,整治“开墙打洞”2.1万处,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有效改善。

    我们坚持以钉钉子精神努力破解超大城市面临的各种难题。采取超常规措施“铁腕治污”“铁腕治霾”,全市燃煤总量从2012年的2300万吨压减到今年的700万吨以内。连续实施两个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是消除黑臭水体。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从2011年的1.69万吨增加到2016年的2.43万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84%。分年度制定实施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今年将超600公里,中心城区绿色出行率升至72%。

    我们坚持像绣花一样打理城市。在全国率先推出区、街道、社区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并实现全覆盖。开展核心区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创新建立街巷长制,目前核心区所有街道都有了街巷长。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着力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在不断解决一个一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构建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

    发挥好北京的最大优势“科技和人才”

    记者:北京的科技创新引领有独特优势,目前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

    陈吉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北京最大的优势在科技和人才。北京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已取得重要进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2011—2016年增长5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左右,全国最高。2011年以来,北京地区共有468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国比例超过30%,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20.7%。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创新辐射带动进一步增强,中关村示范区实现总收入4.6万亿元,是2011年的2.3倍,金融、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优势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50%。

    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把科创中心建设的“设计图”变成“施工图”,与科技部共同组建北京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中国制造2025创新引领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88项任务和127个项目全面启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全力抓好“三城一区”建设,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努力打造北京发展新高地。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

    记者: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请问北京在这方面有哪些成效?

    陈吉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提高民生保障和服务水平。这些年,首都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一是公共服务供给持续增加。养老照料中心、养老驿站基本覆盖老年人口密集区;实施了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增加学位14万个;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农宅抗震节能综合改造成效显著;“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群众生活更加便利。二是优质资源布局更加合理。鼓励集团化办学、学区制改革等,开展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建立53个医联体,600多家医疗机构参加,优质医疗资源有序向郊区转移。三是公共服务领域改革不断深化。今年又启动了医药分开综合改革,3600多家医疗机构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整体推进考试招生等教育体制改革,入学机会更加公平。四是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1.5%以内,建立与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挂钩的社保标准调整机制,率先建成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我们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坚持落细落小、多办实事,努力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新进展。

    责任编辑:asukazheng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armintz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