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劳动力日渐稀缺的当下,偏远山区建设水电站如何解决用工问题?水电站运行工缺乏专业知识,如何更有效地维护机电设备?一系列的山区中小型电站建设问题成为该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然而,随着重庆三峡水电设备公司“水电站远程控制系统”的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使阻碍山区水电站发展的一些问题得到化解。
“远程控制系统解决了偏远山区水电站招工难、工人技术欠缺的问题,通过远程控制可实现异地运行设备,及时发现设备故障,诊断设备故障等问题,减少了用工数量,节约了投资方的运行成本。”重庆三峡水电设备制造公司负责人汪正云点破这项系统的优势,目前,西南片区有30余家水电站已经正式使用这项系统,水电站老板可以在任何有互联网的地方,用电脑和手机监控水电站的运行情况以及控制设备的开机关机。
“使用这套设备之前,我请了5个工人轮班值守,现在只用一个工人照看设备的安全就可以了。”万州区青羊水电站老板胡先生说,这套设备不仅让他每年节约了几万元的人工工资,设备出了故障也能得到及时维修。
汪正云介绍,2013年,公司在全国进行了行业调查,了解到全国中小型山区水电站共有4.7万个,电站用工紧缺和设备维修困难是一个共性问题。公司决策层迅速锁定了这个发展思路,决定从单一的设备生产,向售后的服务提升上转型发展。思路决定了出路,在发现这一个巨大的市场后,公司成立了专业研发团队,把目标锁定在“远程控制系统,实现无人值守”的运行模式上,经过一年多的研发,投入研发经费近700万元,终于有了今天的新系统。
“远程控制系统”只是服务提升上的一个起步,公司更远的目标是实现“水电站托管”模式,也就是通过多个远程控制系统,集中建立一个地区的水电站远程控制中心,几个人就可以监控数十个,甚至上百个水电站的运行,并依托公司有设备成套生产的能力,及时进行设备维修,保证各水电站正常运行。
“这个运行模式最大的好处是不仅让客户减少了成本,我们企业也通过从单一的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的一个转型,让企业的发展更稳健。”汪正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