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公司“城市中国计划(UCI)”14日发布了201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报告(USI 2016)。
USI 2016显示,大多数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都在稳步提高,带来整体发展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改善。201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排名前10位依次为:深圳、杭州、舟山、珠海、宁波、广州、威海、湖州、中山和绍兴。
与2011年相比,厦门、大连、福州、北京、长沙和烟台六个城市跌出前十名。大中经济体量城市和小经济体量城市之间的差距在过去的3年里呈现出了扩大的趋势。
USI 2016汇集了对中国185个地级市长达9年(2006年-2014年)的大数据,通过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共23个指标的计算分析,对整体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和排名;并在2013年版分析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并丰富了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基本规律的主要结论。
城市中国计划研究总监张耕田介绍,与2011年相比,2014年社会分项指标下的医疗保障覆盖率以及经济分项下的政府研发投入都有显著提升。而受到住宅用电消耗退步明显,以及空气污染和空气质量合格天数退步的影响,资源利用和环境清洁两类分项指标进步幅度较低。建成环境分项指标的改善主要来源于互联网使用率的变化。
从全国排名来看,深圳可持续指数排名从2011年的第6位进一步上升到2014年的全国第1位。而在社会、经济、建成环境三方面都排名靠前的帝都北京,因其在环境清洁和资源利用上的 表现拖后腿,此次排名退出了前10。
“整体得分第一的深圳,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均有良好表现;在创新能力方面同样领先,并且有较高的创新产出效率。可持续发展水平增速最快的泰州则有别于其他多数城市依靠经济增长带动一切的发展模式,主要依靠社会领域的进步。”张耕田说。
从区域格局来看,中东西部城市差距已经逐渐收敛,呈现出日益均衡的发展态势。从总体上看,城市群之间水平差异较大,珠江三角、长江三角城市群在2014年可持续发展水平排名上继续处于遥遥领先地位,山东半岛,辽中南以及海峡西岸地区也在前五名之列。从2011-2014年可持续发展的增速来看,我国各大城市群均进步明显。北部湾、长三角、滇中领先其他城市群,平均增长速度处于全国前三。
USI 2016同时指出,创新能力的培育与提高将是未来城市突破可持续发展瓶颈的关键。基于创新空间、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三项决定性因素,USI 2016对164个案例城市16项创新能力指标进行量化研究,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珠海、武汉、南京、杭州、西安和中山。
张耕田介绍称,将创新投入、创新空间与创新产出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一些城市以相对较低的创新投入和创新空间带来了相对较高的创新产出,而另一些城市则相反。以深圳为例,它的创新产出排名第一,但其创新投入和创新空间并非最多,东莞、中山等城市也是同样情况。而南京等城市以相对较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空间,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创新产出。这一情况表明,虽然不少城市都高度重视提高创新能力,但只有深圳等部分城市具有更高的创新“效率”。
从区域格局来看,城市的创新能力总体呈现出东部地区创新能力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梯度分异规律。从城市群的表现来看,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是发展较为成熟的三大国家级城市群,其区域内城市创新能力呈现不同特征—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市创新能力最强;长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创新能力差距相对较小;珠三角城市群内,深圳市创新能力最强,其次为广州、珠海和中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创新能力与综合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度相关。伴随着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同时,城市创新指数与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社会维度表现(就业率)、非农产业产值和能源利用效率等指标高度正相关。
城市中国计划联席主席、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院长华强森(Jonathan Woetzel)表示:“UCI于2010年成立以来,致力于中国城镇化重要问题的研究和有关活动的开展,USI就是其中一项持续开展的研究课题。USI指标体系不仅是为打分排名,更是构建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及潜力的方法和工具。研究注重每个城市自身发展情况的增量分析。对应不同发展阶段和类型的城市,采用不同的分析框架展开深入分析,帮助城市找出自身的短板或优势,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榜样城市以学习其先进经验,明确发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