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对传统电视机市场的冲击,现在几乎所有的电视机厂商都对外宣传推出智能电视机,但广州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所谓的智能电视机仅仅是能回看电视内容或点播电视剧,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却出现智能电视机频频死机、操作复杂、应用少的困境。
“智能电视机不让安装第三方软件,厂商售后人员在面对不断出现的电视机故障也束手无措,甚至建议用户每次用完电视机后拔电源,这也叫智能电视机啊?!”市民刘小姐近日被家里的智能电视机弄得很是郁闷。她告诉记者,这台某日系知名品牌电视机是她去年在广州一家大型连锁电器商场买的,总共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但现在已经把她搞得不胜其烦。
售后维修:第三方软件不匹配
“刚开始的大半年时间还很正常,这两个月电视机却频繁出现问题,包括声音卡顿,有声音无图像等,找厂家维修,居然把所有责任都推到第三方软件上,我真的不理解!”刘小姐称。
刘小姐第一次和售后联系维修,售后称是厂家官方系统升级后与第三方软件出现不匹配,让刘小姐自行恢复出厂设置,重新升级系统。没想到恢复出厂设置没到一个月,电视机再次出现同样的问题。于是刘小姐再度与厂商售后联系,厂家这才派人上门维修。
“到现在为止已经上门两次,每次不管是什么样的问题,都说是由于我安装了第三方软件的问题,一会说是个别软件和系统有冲突,一会说是我安装的太多软件,一会又说是软件使用过程中造成缓存太多,总之一句话:都是第三方软件的错!”
用户:花高价买了一个显示器
据刘小姐反映,售后处理的手段也来来去去就是恢复出厂设置,删软件,甚至建议她每次用完电视机后要拔电源。“这都是些什么方法?这不等于我每次看完电视都要像电脑一样重启么?”“到了最后,售后居然建议我删掉所有软件,连机顶盒看!”而对电器不太在行的刘小姐后来在询问中才发现,一旦安装了机顶盒,电视机其实就成了一个显示器,已经不再具备智能电视机的功能。“我花这么多钱买个智能电视机,到最后就只能当个显示屏用?那我为什么要买智能电视机?”刘小姐不禁感慨道:“智能电视机不让安装软件,那到底智能在哪里?”
什么是智能电视机
据了解,所谓智能电视机,是具有全开放式平台,搭载了操作系统,用户在欣赏普通电视内容的同时,可自行安装和卸载各类应用软件,持续对功能进行扩充和升级的新电视产品。智能电视机能够不断给用户带来有别于使用有线数字电视接收机(机顶盒)的、丰富的个性化体验。
问题1 同质化严重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智能电视机,功能上同质化很严重,仅仅是让电视机可以上网,各厂商并没有自己更有特色的东西,同时,目前在内容点播方面,智能电视机市场也存在同质化现象。
“如果说目前我们对网络电视的应用上还有政策上的限制,很多节目无法看,这个我可以理解,但是这不等于连软件都不能安装。厂家既然要出这种电视机,最起码要在技术上保证软件安装这个功能的正常使用”。
有消费者反映,在商场购买智能电视机的时候,并没有被告知安装软件有限制。“当初在商场买的时候,推销员声称完全可以当一部电脑来用。现在却连装几个软件都不行”。刘小姐认为,在这件事情上商家的责任更大。
问题2 操作复杂
“这个智能电视机还不如原来的那个非智能电视机,现在要看个体育节目,要找两个遥控器,按许多按键,真是麻烦”,这是一位年纪较大的用户向记者发出的抱怨。
据了解,目前许多智能电视机一开机,屏幕上就是各种选择。包括电视内容源选择、互联网内容选择,还有观看历史,以及搜索等等,非常丰富,同时也非常复杂。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相比原来非智能电视机打开就是直接选台的简单操作,现在的智能电视机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想要看的电视内容,要找一个电视节目,需要寻找3、4级菜单。同时,目前的智能电视机要想进行搜索,其输入功能更复杂。
问题3 应用少
目前各电视机厂商都设置了自己的开机界面,但真正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智能电视机则少之又少。为此,电视机厂商开始尝试给第三方软件开辟通道,即让用户在自己的电视机里面安装第三方应用。但现实情况就正如刘小姐投诉的那样,装了第三方应用后,智能电视机开始变得故障不断。
同时,一些电视机厂商的硬件配置与软件升级不适配,导致电视机屏幕不断跳出要用户软件升级的提醒;但电视机原有的硬件空间又不够,最后电视机无法实现升级,而升级提醒则每隔十分钟跳出来一次,观看体验非常差。
专家说法
智能电视机未实现质的飞跃
对于目前智能电视机的现状,资深产业人士梁振鹏表示,在发展几年之后,目前90%以上的电视机都宣称是智能电视机。但其实并未实现质的飞跃,目前众多智能电视机的智能功能仅仅可以点播影视剧,其他的智能应用,包括大屏幕游戏,智能电商购物,在线教育等尚未真正实现。
同时,由于牌照内容方面的因素,电视机厂商在影视剧点播方面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梁振鹏表示,未来智能电视机功能上要想有突破,大屏幕游戏,智能家居等方面是一个大的趋势。
其实早在10年前,就有关于“深圳房价反超香港”的论调。据记者了解,当时香港位置偏僻、最便宜的低价房约每平方米1.5万港元;普通香港市民居住的50至80平方米的小户型, 每平方米约2万至3万港元;位置较好的高档住宅或公寓每平方米约5万至7万港元不等;较豪华的太平山半山豪宅与山顶别墅,每平方米约10万至20万港元以上。
而深圳当时的房价基数站上2万元人民币/平方米。当时便有业内人士预测,当深圳城市化率达到65%以上,85%的城市居民将拥有自己的固定房产,他们都不希望手中物业贬值,低价抛售房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再加上和美元挂钩的港币长期会对人民币贬值,深圳房价在若干年后超越香港也是大概率事件。
现象:“南下”资金蠢蠢欲动,港人呼“北上”买楼买不起
两地价格差的进一步缩窄,让曾经偏好在深圳置业的香港人望而却步。一位在香港期货界工作的金融人士告诉记者,据他了解,香港人曾经可以一年买下深圳五六千套房,深圳新楼盘去香港推售的效果很不错。不管是出于投资还是自住目的,港人都不吝对深圳楼房出手,但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价格吸引,港人一般都转向珠三角其他城市置业。
与此同时,内地资金却在向香港不断输送购买力。由李嘉诚旗下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策划,位于元朗的67栋独立屋项目,开售首三轮销售均全数售罄,更曾在短短一周内售出50栋独立屋,其中20%来自内地客户。开发商还专门针对内地买手提供“代缴100%从价印花税及买家印花税”,合共为成交金额30%的折扣优惠,更大程度烘托出香港买房的性价比。
香港房价在去年前两个季度下跌10%,呈现由盛而衰的滑铁卢之态,最终也被认为是由内地买手托起。由于中国一线城市房价与包括香港在内的全球主要城市的房价差距不再明显导致的比价效应,以及内地政府对投机卖房的重拳出击限制了一部分资金的动向,再加上美元的升值作用,从第二季度底开始,香港住宅对内地投资的魅力陡升,房价几乎收复全部失地。
世邦魏理仕近日发布的数据也显示,内地投资者2016年的海外房地产投资额高达282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47%,美国是最吸引内地投资者的国家,其次就是香港。
更暗涌的一股潮流来自内地房企悄悄植入香港楼市。香港地产中介美联物业的数据显示,2015—2016年香港售出的开发用地中,29%由内地公司投资,比2013—2014年增加大约6倍。全球知名房地产服务商戴德梁行的数据显示,2016年内地机构投资者在香港地产的投资额高达66亿美元,2015年仅为14.6亿美元。
就在2月24日,广东龙光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以及位于广州的合景泰富地产力克13个对手,以总价168.6亿港元的天价买下香港鸭脷洲南道的一宗住宅用地,打破了20年前118亿港元的总价纪录。
内地房企目前对香港的土地投资已经到了不惜代价的地步,而上述不过是其中一个例子。记者了解到,此前海航集团还投资了7.13亿美元买下香港前国际启德机场的地皮,用于兴建住宅,按照楼板价计算,未来的售价可能要比现在售价高40%。去年在内地演绎的地王逻辑似乎又照搬到了香港。
据记者从圈内了解到,一旦开启地王争夺战,内地房企又将站上优势位,现在很多香港本土房地产商已经惧于价格过高而不愿参加土地竞标。对此,李嘉诚表示,香港楼市最重要的是能保持好势头,内地地产商出高价投地,也是以公平公正的方式,香港人及长和系并没有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