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魂。将文化嵌入城市发展中,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福建厦门市以文化凝聚合力,不断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如今在厦门,老人摔倒众人扶、生活垃圾不落地等文明行为蔚然成风,奉献、助人意识深入人心,文明已内化为这座城市的底色,蕴藏在市民心中,展现在日常举手投足之间。
家门口的社区书院
“美丽的海沧我爱你,爱你日新月异……”3月23日下午两点,一阵浑厚的男中音从厦门市海沧区嵩屿街道海虹社区书院的教室里传出,轻快的节奏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歌声出自邹忠普,67岁的他4年前随孩子从东北老家来到厦门定居。退休前,老邹是黑龙江鸡西煤矿文工团乐队队长,如今,他是海虹社区书院合唱团的指导老师,每周义务到社区书院教居民唱歌。
“除了合唱,我们还开设了围棋、书法、国学、烹饪、养生等30多门课程,无论是古稀之年的老人还是青春活力的孩子,都可以在这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海虹社区书院院长林文琦说道。
海虹社区是一个大社区,共有人口5.1万,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外来人口。“社区书院这座桥梁,让许多昔日互不相识的居民,找到了自己的伙伴,逐渐增强了认同感、归属感,也提升了参与感和幸福感。”海虹社区居委会主任李艺彬说道。
2015年5月以来,厦门市创新服务管理平台和模式,创建了集学习教育、文体活动、群众议事和组织孵化于一体的社区书院。截至目前,厦门已建成1家市级书院总部、6家区级社区书院指导中心和102家社区书院。
“书院的建成和使用,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宣传文化建设和社区治理创新齐头并进,促进了文明城市与文明市民共同成长。”厦门市委文明办副主任林勇鹏说,“我们力争在2017年内实现全市200个以上社区都建有标准规范、群众满意的社区书院,以促进厦门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双提升’。”
志愿服务成为生活风尚
每天,有近万名“微笑天使”活跃在厦门大街小巷,他们虽身着不同的制服,却有着一顶共同的“小黄帽”,确保安全出行,倡导文明交通。这一顶“小黄帽”也成为温暖市民的标志性符号。
近年来,志愿服务蓬勃发展,成了厦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湖里区禾盛社区企业雷锋团由个人带头,让真善美在城市中传播;集美诚毅志愿者联盟联合系统、区域单位,集中开展活动,创新志愿服务新模式;海沧区两岸阳光故事家族志愿服务队、书香邮差图书漂流志愿服务队,围绕未成年人开发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们的脚步,遍及厦门各个角落,通过量的积累,实现志愿服务工作质的提升。
厦门在志愿服务工作上,不仅有丰富的创建经验,还有扎实的工作基础,更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2007年,厦门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志愿者联合会,目前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达50余万。
在厦门,“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蔚然成风。各个节日、各重大活动、社会发展的各条战线、服务群众的各个领域,都能见到志愿者的身影。同时,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扎根社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邻里守望”为主题,重点帮扶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让爱在美丽厦门蔓延。
每个市民都是东道主
3月,在厦门中心城区湖里区,兴起全民学国际礼仪的热潮。
“出席不同的场合,该戴什么颜色的领结?”“见外宾要怎么握手?”“怎么和外宾‘拉家常’?”3月16日,一堂生动的涉外礼仪讲座,在厦门市湖里区行政中心大礼堂举行。短短两个小时,让参与者对外事礼仪与规范有了新认识。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今年9月在厦门举办,每一位市民都是东道主,怎样用得体的言行迎接这场国际盛会,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为迎接金砖会晤,厦门制定出台了新的市民文明公约:“笑迎金砖客,礼仪待嘉宾;做事守规矩,为人讲诚信;家园要清洁,你我是亲邻;携手展风采,同心铸文明。”厦门市委文明办主任陈高润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厦门还将陆续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排队讲秩序、礼仪待宾客、社区无车日”等系列活动。厦门的青少年学生将组织开展“讲文明话、走文明路、用文明餐、上文明网、做文明人”等主题教育活动。在文明交通方面,厦门全体市民将积极参与“文明交通我践行、安全行车我承诺、交通违法我监督”等主题活动。
“办好金砖厦门会晤,我们人人都是东道主。必须以东道主的强烈自豪感和责任感,共同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社会风尚和城市精神,通过金砖会晤的窗口,让世界看到一个有大爱、有品格、有力量的文明厦门。”陈高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