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随着最后一罐混凝土浇筑完毕,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混凝土结构封顶,这个我国规模最大的空地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工程将全面转入钢结构安装阶段。新机场于2014年开工建设,计划2019年建成并投入运营。
“高峰期平均49秒起降一个架次!”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航空时刻紧张、飞行资源几近饱和的情况下,同样定位为“大型国际枢纽机场”的新机场将与现有机场形成双枢纽机场,各自独立经营、适度规模竞争。新机场远期规划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以上,年货邮吞吐量400万吨。按照目前的目标设计,到2025年,新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将达7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将达200万吨、飞机起降量将达62万架次,这将极大增强首都航空运力。
目前新机场已经明确,以天合联盟为主运营,而首都机场是以星空联盟为主运营。三大航将“分居”两大机场,东航与南航会搬迁到新机场,国航将继续坐镇老机场。首都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形成规模竞争的态势,有利于群众转机、方便出行,有利于提升机场的服务品质。
新机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直线距天安门约46公里,距首都机场约67公里,这距离对很多人来说可不短,今后去新机场方便吗?
“建成后高铁、地铁、城铁等多条轨道在地下穿越,而轨道站台就设置在航站楼下方,在国内首次实现航站楼的综合交通无缝衔接。” 新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介绍,新机场建设之初,就规划打造 “五纵两横”的综合交通主干网络,以大容量公共交通为主导,形成具有强大区域辐射能力的地面综合交通体系。旅客可通过新机场专用高速和新机场快线直达北京市中心区域,通过高速公路网、城际铁路、高速铁路以及外围铁路跨线衔接,1小时左右可通达天津、唐山、保定等城市,2小时左右可通达石家庄、秦皇岛、济南等城市,3小时左右可通达太原、郑州、沈阳等城市。与周边城市广泛的连接,大幅增强了新机场的枢纽辐射能力,不仅将成为引领综合交通发展的新枢纽,也将成为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引擎。按照工期计划,今年年底航站楼将完成封顶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