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来自鹿寨县的小陶早早进入柳州市工人医院特需病房,开始为一名外地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她也是柳州市今年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上午9时30分,记者在工人医院特需病房见到小陶时,她并没有感觉任何不适,面带笑容,丈夫韦先生一直陪在她身旁。据了解,因为此次的造血干细胞受捐者体重较大,需要采集的量也较多,从早晨6时起,小陶就开始接受采集了。
出生于1988年的小陶是一名年轻妈妈,早年就坚持在鹿寨县城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并于2009年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去年9月27日,柳州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通知她有患者与她初次配型成功,询问她是否愿意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愿意”。
最近,接到工作人员让她来柳州接受身体检查的电话,她放下家里果树施肥的活,二话不说就赶了过来。当时,她还搞不清状况,也没有详细了解捐献的相关事宜,家人甚至提醒她小心是“诈骗电话”。于是,她根据网上查询的地址,找到了柳州市红十字会的办公地点,证实了并非骗局。
1月7日,小陶住进工人医院,开始进行各种检查和前期准备。在注射动员剂的前一晚,她表示自己有点小激动,等了好几年终于等到了她的“小幸运”。因为即使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也不意味着就能成功与患者配型。非亲缘之间配型成功的几率,往往只有万分之一甚至更低,很多志愿者一辈子都无法实现“捐髓救人”的愿望,而她能够帮助患者获得新生的希望,这就是她的“小幸运”。
“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损害自己的健康,又能救他人一命,为什么不去做呢?”小陶说,在这个问题上,家人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丈夫和父亲。她的丈夫韦先生表示,说不担心是假的,但是将心比心,如果是自己的亲人患病,也会迫切地盼望着有人能够捐献合适的造血干细胞。
经过近6个小时的采集,小陶共捐献了256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混液,成为中华骨髓库第6233例,广西第223例,同时也是柳州市今年首例(总第2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随后,这份带着希望的“生命火种”,由工作人员及时送往患者所在的医院。
据了解,2016年以来,柳州市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再动员98人,高分辨分型检测18人,体检8人,成功实现捐献7人,捐献后身体复检4人,有548人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工作量和捐献人数仅次于广西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