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地中海执行反恐任务的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再次发生事故,一架苏-33舰载机因航母拦阻系统故障,着舰失败不幸坠海。在航母的各大组成部分中,拦阻系统虽不起眼,却是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关键装备。早期的拦阻索在航母上如何工作?后期又做了哪些改进措施?美国最新“福特”号航母将配备哪款先进拦阻索?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文章将为您一一解答。
解放军报原文:
拦阻索:舰载机着舰的“生命之索”
索网结合——
舰载机着舰“双保险”
航母是人类海战兵器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作为航母的主力“打手”,舰载机能否从航母上安全起降是航母技术的关键。与起飞相比,高速飞行的舰载机在摇摆不定的航母上降落难度更大,不仅要求飞行员有高超的技术和稳定的心理素养,还需要可靠的飞机拦阻装置,以帮助舰载机在100多米的甲板上迅速降速至零。早在1911年,“宾夕法尼亚”号装甲巡洋舰便利用拦阻索,首次实现飞机拦阻降落。截至目前,人类已经先后研发了重力式、制动式、液压式、液压缓冲式、涡轮电力式等多种类型的拦阻装置。
航母最早使用的是重力式拦阻装置,它的结构非常简单,实际就是两端系上沉重沙袋的粗麻绳。使用时把绳子拉紧横向布置在舰载机预计降落的甲板上。舰载机降落时,机身下面的尾钩钩住一根拦阻索,沉重的沙袋与甲板产生的摩擦力使飞机减速。为了提升拦阻效果和成功率,早期航母通常布置十几根甚至二十多根拦阻索。重力式拦阻装置虽然方便,但拦阻能量较低,在螺旋桨舰载机时代尚能发挥作用,进入喷气式战机时代后就失去了使用价值。不过,这种横跨甲板布置拦阻索的方式和拦阻原理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各国航母拦阻装置的标准配置形式。
与拦阻索相伴而生的还有拦阻网。1926年,美国海军格利上尉驾机在“兰利”号航母降落时,尾钩没有钩住拦阻索,飞机径直撞向了停在甲板上的机群,12架飞机受损。事故发生后,舰长决定用木架和缆绳在飞行甲板前架起一道网,用于拦阻降落失败的飞机,这就是拦阻网的由来。此后,由拦阻索和拦阻网组成的双重拦阻系统逐步成型。现代航母配备的拦阻网一般由高强度尼龙材料制成,用于在舰载机尾钩、起落架出现故障、飞行员受伤、燃油耗尽等情况下应急回收舰载机。与可以重复使用的拦阻索不同,拦阻网使用一次后必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