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货币政策紧缩的背景下,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往往不断压低成本。有些企业就弄虚作假,换来高新企业、软件企业等头衔,从而不交税或少缴税。
调查发现,包括西陇化工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都曾因高新技术资质认定涉嫌造假而受到质疑。
西陇化工招股书显示,2008年12月,西陇化工及其全资子公司汕头市西陇化工厂有限公司、四川西陇化工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3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但西陇化工在研发费用方面的投入不合规定。公司2009年、2010年两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6670.51万元、116415.53万元,同期研发经费分别为1893.92万元、2653.36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15%、2.28%。该项条件未达到相关规定。
“伪高新”、“伪软件企业”的违法行为一旦东窗事发,不但要补缴巨额税款,日后的税收也将无法享受优惠。如东湖高新、华映科技、精艺股份等公司被查处后,都补缴了税款。
国家审计署曾披露虚假高新企业逃税情况。在当时审计署抽查的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116户企业中,有85户不符合条件。高新企业和软件企业造假不是冰山一角,很可能大面积存在。(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