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世界报》10/11月号《中国世纪》特刊文章】题:不确定的地区平衡(作者瓦莱丽·尼凯)
自2009年以来,中国明确宣示了自己的地区大国地位。中国的许多邻国在2012年将迎来政治过渡之年,中国与这些国家本已紧张的关系将进一步趋紧。
当西方模式在当前的危机中逐渐失去光环的时候,作为一个新兴大国,中国的形象越来越高大。不过,欧洲人的总体感觉与期待———他们普遍感觉实力已经转向了中国———与中国的邻国以及美国对中国的感觉和期待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
他们必须展示出自己的实力,并且在亚洲回归帝国式等级模式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中国官员内心对于世界的看法与中国邻国的期待之间所存在的反差很可能会引发冲突。
随着军事实力的增强,中国日趋强硬的表态加剧了邻国的担忧。2009年,中国将自身“核心利益”的概念扩大到了本土以外的领域,再加上中国已把稀土当做了一种经济武器,这一切都加剧了人们的不安情绪。
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受到了损害。中国利用经济实力来推动地区“和谐”的进程刚刚开始形成,而中国自2009年开始在该地区宣示军事实力的行为阻挠了这一进程,并导致美国重新介入该地区的事务。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亚洲地区的战略利益正出现两极化的现象。
尽管中国仍在推动该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但这一地区并未准备好接受中国的霸权。在这一背景下,未来出现任何前景(包括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性都不能排除。
在东南亚,尽管各国对于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普遍怀有期待,但如今不信任情绪占了上风,而且各国都支持借美国之力来实现地区平衡的策略。其中,处在第一线的国家便是在南中国海与中国直接对抗的越南和菲律宾。越南不仅向俄罗斯购买潜艇来增加其海军军力,而且还在战略上与美国靠拢,并与印度尼西亚实现海上联合巡逻。在这一海域,中国与其他周边国家经常出现一些小摩擦,未来局势失控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在东北亚,自2005年以来解冻的中日关系如今又因为海上的紧张局势而恶化。出于历史原因以及中国共产党为了扞卫其政权合法性的需要,东海地区的紧张局势随时可能一触即发。
中国与印度的关系也同样紧张:与该地区其他国家不同,印度并没有准备接受中国无可争议的领袖地位。中国与印度也可能在南中国海蕴藏着油气资源的地区发生冲突。中国想让周边国家团结在其周围的战略显然存在着局限性。
此外,中国与该地区一些遭人排斥的国家保持着复杂但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朝鲜、缅甸甚至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把巴基斯坦算在内。面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这一“主要威胁”,中国想保持自己在巴基斯坦的传统影响力。
这些因素预示着中国的对外政策将很难融入“负责任大国”的范畴。这个政权所潜藏的“危机基因”,再加上其所拥有的巨大能量,这一切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中国已经把保持现有的政治制度当成了自己的“核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