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酒泉11月1日电题:交会对接,让我们共同期待
新华社记者贾永、李宣良、田兆运
追逐天宫——承载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交会对接使命的神舟八号飞船,11月1日5时58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开始了中国航天的崭新行程。
未来2天内,神舟八号将与已在轨飞行32天又8个小时的天宫一号,在中国的上空“牵手相会”。如果一切顺利,中国将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全独立掌握太空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作为与天地往返、航天员出舱相并列的载人航天三项基本技术之一,空间交会对接以其难度大、风险高而著称。正因为如此,当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橘红色的尾焰在这个深秋的黎明,从人们视线中慢慢消失时,一个民族的共同期盼也被带进了茫茫太空……
遥望太空,人们共同期待,期待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深情相拥。
站在地球上的人们也许无法想像,以7800米/秒速度飞行的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343公里外太空中交会的那一刻是怎样的惊心动魄。在迄今为止人类已进行的300多次交会对接中,曾出现过多种多样的挫折,甚至发生过相撞事故。然而,从陆地到海洋,从天空到太空,人类探索脚步的哪一次延伸不是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我们随时准备面对困难和挫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但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科学的措施来降低风险,防范失败。”对方案严谨设计、对计划科学论证、对质量锱铢必较、对管理精细追求……这一系列凝聚着成千上万航天人智慧和心血的精益求精,保驾着中国首次太空相会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瞬间。
遥望天宫,人们共同期待,期待中国的空间站早日遨游苍穹。
只有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才能建造长期在轨、有人照料的空间站,才能更有效地开发宇宙资源。作为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二步中的关键环节,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将为开展更大规模的载人航天活动奠定基础。
可以想像,随着交会对接的成功,广袤的太空将会出现更多、更活跃的中国身影:在近地轨道组装大型空间站,开展地面上无法进行的科研实验;组装飞往月球、火星等天体的飞行器,让中华民族一个又一个千年梦想成为现实……正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袁家军所期望的,那时中国在世界航天格局中占有的将不再是“一席之地”,而是“一片天地”。
遥望神八,人们共同期待,期待中国航天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早在45年前,人类就实现了两个航天器之间的首次交会对接。追赶世界航天领域先进步伐的中国航天人,同样在太空中一次次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自豪。飞船从无人到有人,航天员从一人到多人,飞行时间从一天到多天,航天员活动范围从舱内到舱外……从1999年那个深秋开始,中国神舟的每一次飞行,都在刷新着一个民族的太空高度。
今天,虽然人类已进入享受“太空文明”的时代,然而,相对于无限的太空,人类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在神舟八号上,中德两国科学家联合开展的17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揭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国际合作的新篇章。从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天起,中国航天人始终坚持着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努力。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瞩目神八,遥望天宫,让我们共同期待,期待成功对接的壮美时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