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在一线工作的体力劳动的女职工,可以延迟到60 岁退休。女知识分子可以延迟到63 岁。
7月2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社部”)召开2016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李忠介绍,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提出的延迟退休政策,将分三步走:一是在实施上会小步慢行、逐步到位。比如每年往上调几个月。二是区分对待,分步实施。比如会选取现在退休年龄相对较低的部分岗位开始。三是会在之前做及时的公告,也会在方案出台前广泛地听取和征集意见。
此前,在7月13日召开的2016年二十国集团劳工就业部长会议上,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延迟退休方案预计今年出台。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延迟退休方案目前已经提交到了相关部门和领导审核,还要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最终形成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规。
四类群体将受到延迟退休政策影响,70后影响最大
近期延迟退休消息频发,这被业内认为是人社部在为推进延迟退休铺路。
延迟退休一事最早在2012年提出。当年6月,由人社部、发改委等部门制定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布,提出“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
尽管只提出“研究”,因为涉及到每一位公民,依然触动了公众敏感的神经。2012年7月26日,人社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应各界争议,提出“小步慢走”思路,表示拟针对不同群体诉求采取差别化策略。
时隔4年,“小步慢走”思路依然没有改变。人社部部长尹蔚民7月13日表示说,方案已经初步成型,将在今年拿出,并且向社会来征集意见,是小步慢走,渐进到位。
人社部明确表示,方案出台后将充分征求意见并经过5年过渡期,到2022年正式实施。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仙芝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因为延迟退休关系人群众多,而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产生的影响程度又不一样,如果法定退休年龄调整幅度过猛过大,对某些当事人会产生明显不公,心理落差就会加大。因此有必要采用“小步慢走”策略,可以使每个人受到的影响大致相同,而且所受的影响也不会太大,有利于代际公平和社会稳定。
“小步慢走”到底是怎么个走法?人社部的解释比较含糊,只是说每年推迟几个月的时间,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休的年龄。这个政策施行以后,可能5年后退休的你是60岁零3个月退休,6年后退休的他可能是60岁零6个月退休。
竹立家认为,“不应该是3个月,最少也应该是半年,因为3个月时间太短了,体现不出出台延迟退休政策的意义。”
当前,我国男女实行不一样的退休年龄。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
如果按竹立家所说每一年延半年进行推算,将女职工的退休年龄从50岁延迟到60岁,需要20年时间,到2040年前后将基准退休年龄从50岁提高到60岁是可行的。
如果延迟退休在2022年落地实施,以下四个群体将会受到退休新政的影响。
首先是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即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其次是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即国家文件规定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中的正、副处级女干部、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第三是小于等于55岁的男性工人,主要是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即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第四是小于等于60岁男性干部,即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由此看出,延迟退休方案首先影响的是65后,影响最大的是70后,根据人社部提出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直到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新拟定的法定退休年龄,这将是较长的过渡时期。因此对于85后和90后来说,到退休时估计已经完全赶上了新政。”胡仙芝说。
女职工最有可能率先实施退休政策
人社部主要负责人还表示,“延迟退休”将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分步走”,渐进到位,“比如会选取现在退休年龄相对较低的部分岗位开始。”
由于目前我国女职工的退休年龄是50岁,因此是最有可能率先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群体。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认为,延迟退休从女工人起步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处理好体力劳动者所面临的延长工作时间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对体力劳动者一定要有一个“以人为本”的延迟退休的具体安排,“比如女工人延退,不是简单地因为女工人退休年龄早而延迟退休年龄,一定要确保女工人不是在原有偏重的体力条件下去工作。”
另一被认为有可能率先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女性群体是55岁退休的女干部和女知识分子。因为已有文件规定,率先延迟基本没有异议。
2015年2月16日,中组部、人社部联合下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问题的通知》,称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中的正、副处级女干部,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将年满60周岁退休。通知表示,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延迟,是为了充分发挥女领导干部和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
学者建议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我国不适合执行男女同龄退休政策
除了每年延迟几个月、是否先从女性延迟这两个焦点问题之外,到底延迟到多少岁退休,以及是否延续现在的“男女退休年龄不同的框架”,也是争议的焦点。
在男女退休年龄方面,据人社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介绍,总体来说,大部分国家执行男女相同的退休年龄政策。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中,男女法定退休年龄相同的共有111个,占65.3%;男女法定退休年龄不同的共有59个,占34.7%。
资料显示,中国现行的退休年龄框架,早在上世纪50年代颁布《劳动保险条例》后就开始实施,当时中国的人均寿命还不足50岁。
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的发展,人均寿命早已突破76岁。这样看来,60多年前出台的退休政策确实已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
胡仙芝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现有政策规定的女职工50岁退休是不合时宜的,当时出台政策的背景是那个时候劳动力比较多,人均寿命短。而现在人均寿命延长了,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力变得稀缺……”
“男女不要实行一样的退休年龄,还是要区分工种,比如在一线工作的拼体力的女职工,可以延迟到60岁。对于搞科研、艺术、教育的女知识分子可以延迟到63岁。男性统一延到65岁退休。”竹立家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延迟退休最好是走弹性的路子,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千差万别,身体状况不好的人,愿意提前退休,而实施弹性退休,能满足每个人的意愿。
苏海南也认为,延迟退休年龄走的肯定是弹性的路子,分步骤稳步推进,不可能一下子延迟很多年。同时,允许劳动者做出自由选择,是否选择延迟退休自己说了算,与此同时,其领取的退休金也是不一样的。
人口老龄化使延迟退休成为必然 政策公开透明后网友接受度更高
有数据显示,按照中国当前退休方案,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30%以上。
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而我国现有的退休政策并不足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从国际上看,延迟退休是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普遍做法。莫荣所在的研究机构对全球170个国家或地区的退休年龄情况进行了梳理。结果可以分成三种情况:发达国家普遍执行65岁以上的退休年龄,有的甚至达到70岁(以色列);少数经济落后的小国,执行的是低于60岁的退休年龄,他们或者是养老金制度不完善,覆盖人群有限,或者是人均预期寿命较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是60~65岁之间的退休年龄。
而我国的实际退休年龄跟国际差距较大。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表示,目前我国职工平均退休年龄偏低,实际上的平均退休年龄只有54岁,是世界上平均退休年龄比较低的国家。
我国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已是大势所趋。即便是铁板钉钉的事了,网友仍表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极端态度,赞成和反对的声音都有。记者梳理发现,跟几年前刚提出延迟退休政策时网上出现一边倒的反对声音相比,目前两种声音已经旗鼓相当。
“这真是我们政策公开透明的结果。”竹立家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由于延迟退休方案涉及到所有人,大家也应该关心和讨论,毕竟方案还没有出台,还有商讨的空间,“其实让公众参与讨论是我们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方向。因为政策公开透明了,让老百姓参与讨论,通过各种的沟通和协商方式,大家自然会越来越愿意和接受延迟退休。”
胡仙芝认为,任何政策都会有正的和反的两个方面,关键是要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人民利益。“而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和顺应大家的意愿,从政策层面就必须讲清楚,要通过充分的说服、沟通和协商,让政策能够有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