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在济南东城的几大片区正在崛起,新东站片区将成为城市次中心。
万虹广场的落户,填补了新东站片区的商业空白,将方便片区60多万人的吃喝玩乐购。随着众多知名开发商的入驻,诸多大项目也将逐一落地,片区价值洼地的效应正在凸显。作为东城崛起的重要支点,新东站片区将随着新东站、轨道交通等大交通的建设以及东部老工业基地搬迁等系列的重大利好,将实现产业的大升级和人口的快速导入,逐步建设成为“城际新门户、产业新高地、城市副中心、枢纽新城区”。与此同时,作为济南与省会城市群其他六地市城际铁路连接的重要枢纽,济南新东站又承担起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突围”的重任。
新东站建立体交通枢纽,工业北路快速路启动
6月20日,济南轨道交通R3线全线开工建设,新东站作为R3线最大的站点,备受关注。除了轨道交通R3线与M1线的换乘站外,新东站规划建设为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长途客运、公共交通和出租换乘于一体的立体化、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
根据最新的规划,新东站约为西客站的两倍大小,类似于北京南站,地上一层主要是高铁站台,地上二层则为候车区域,地下一层为旅客出站通道兼轨道换乘通道,地下二层则是未来的R3线,与高铁零距离换乘。新东站为济青高铁、石济客专和济南至滨州、济南至泰安、济南至莱芜城际铁路主要停靠站,胶济客专辅助停靠站。
新东站不仅仅只是一座高铁站,将被打造成为济南市最大的立体化、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给整个片区的交通带来质的飞跃。济南还将扩建机场,新东站将成为集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长途客运、机场巴士于一体的综合换乘中心。
综合来看,整个片区未来会形成综合的交通体系,带动整个片区的发展,济南市还将启动工业北路快速路建设工程,该工程将西起二环东路全福立交,东至东绕城高速郭店立交,全长约13.6公里。据记者了解,该工程分高架快速路和地面道路。其中高架路确定为双向六车道,设置出入口匝道8对,标准段桥面宽度25.5米。随着这条道路的完工,新东站片区的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市民出行会更便捷。
新东站与历城区发展格局。
东部老工业搬迁带动东城大升级
根据规划,新东站片区将依托新东站交通大枢纽,充分发挥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聚效应,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商务会展、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打造便捷、高效、畅通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将其建成“城际新门户、产业新高地、城市副中心、枢纽新城区”。
去年8月,济南市新东站片区的拆迁改造正式启动。济南新东站是济南铁路局枢纽的三个主客站之一,是集石济客专、济青客专、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新东站和该片区的建设规划一直是泉城市民关注的焦点。
根据规划,新东站片区范围南至工业北路、北至济青高速、西至小清河及大辛河、东至绕城高速内除济钢厂区和万象新天项目用地。据相关专家介绍,新东站片区原先为旧城区、农田和一些老厂区。随着整个东部老工业搬迁,整个片区也将进行产业升级。
据历城区相关负责人在年初介绍,东部老工业区已完成24家企业搬迁或关停,7家企业已与临港开发区签订项目入区协议,21家企业正进行入区谈判工作。2016年,历城区将继续推进东部老工业区企业搬迁,加快企业退城入园、转型发展,年内完成搬迁企业38家。
根据济南市“十三五规划”,未来5年内,济南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企业搬迁实行“一企一策”,创新搬迁改造组织模式、资金筹措模式、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运营模式、土地治理与开发利用模式,加快搬迁改造工作进度,到2020年基本完成搬迁改造任务,从根本上消除城区主要工业污染源。
据历城区的十三五规划,历城区抓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契机,通过注入更多现代化、科技化元素,探索产业转型发展新路子,全面推动传统工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整个片区的转型升级,打造服务业新亮点并加速工业高端化。
历城区将引导企业实施以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为核心的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工业物联网、物理信息系统(CPS)、工业机器人、生产信息实时管理系统(MES)等智能制造新技术在传统行业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互动协作方面的应用,加速工业的高端化提升。
白泉—华山生态绿廊尽现新城市主义之美
新东站片区是济南市东城崛起的重要支点,作为未来济南的城市次中心,片区规划由“新城市主义”理论创始人、国际城市规划大师彼得-卡尔索普先生亲自操刀。
根据规划,新东站片区将建设成为以交通集散、商务办公、商业金融、居住休闲为主导,公共设施完善、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综合功能区,打造成“区域增长极、都市新引擎、低碳实践区”。对于济南整体城市布局特别是东部城区的提升,将起到决定性的带动作用。
新东站片区将规划运用“新城市主义”低碳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了全新的土地利用模式和交通网络设计尝试。将交通枢纽设计与济南独特的泉水资源紧密结合,体现城市特色,传承文化风貌。
除了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也是新东站突出特点,新东站将与华山、白泉、小清河、万亩荷塘等重要和独特的资源进行联系。打造白泉——华山生态绿廊,连接山脉、河流和泉水,形成120米宽的复合型生态公园。融合鹊山、华山、白泉、黄河等特色景观,结合泉城特色风貌带向北延伸,形成城市东北部特色风貌标志区。
据了解,白泉是济南72名泉之一,也是国内罕见由泉水汇集而成的天然泉水湿地,为了保持白泉重要的湿地景观,济南市规划建设一座面积1平方公里,集文化传承、生态展示、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城市综合性公园。
在新东站前区域,采用非网格且以人为尺度的路网系统,不规则的街道设计和水道网,结合济南传统风貌特色的建筑布局,塑造一个更有趣味、能反映济南城市特色和传统风貌的站前核心区。
新东站将打造济南城市次中心,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突破点
目前,济南的发展正面临着空间不足的问题,交通拥堵等城市病也已经显现,城市的整体布局也呈现东西狭长的局面。为了让济南能够拥有更加充足的发展空间,济南十三五规划描绘了未济南精明增长的蓝图: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中心、次中心、卫星城梯次分布、互相衔接 的协调发展格局。
根据初步规划,济南明确将推进老城区优化升级,疏解人口、凸显特色、完善功能。聚焦中央商务区建设,集聚资源、增强活力、提升能级,加快形成城市新中心,强化对全市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着力打造西客站、新东站、黄河北、长清、章丘等城市次中心,增强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优化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配置,分担中心城市功能。
新东站片区在济南未来五年的蓝图中有了明确的定位:城市次中心。为了保障城市中心、次中心以及卫星城之间的链接,济南将注重城市中心、次中心、卫星城之间的轨道交通联系,加强城市快速交通体系衔接,强化城市边界设定和生态隔离,着力解决“大城市病”问题。新东站片区的轨道交通R3线、M1线等都将做好片区与城市中心、卫星城的有机联系。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十三五”末,我省将实现“市市通高铁”,根据这一规划,济南将与省会城市群其他六地市全部实现城际铁路连接。济南新东站,又承担起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突围”的重任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济南将建设济南至泰安(莱芜)、济南至滨州(东营)、济南至聊城的城际铁路,其中前两条城际铁路已经明确接入济南新东站,济聊城铁则基本确定接入位于齐河的济南北站,未来可能作为郑济高铁的一部分,以济南新东站作为起始站点。
也就是说,未来济南与泰安、莱芜、滨州、德州、淄博、聊城等地的城际铁路,都将在或可能在济南新东站汇合,新东站片区有望成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区域中心。
从全省的范围来看,新东站是济青高铁的起点,不但能为连接半岛地区与省会经济圈打造“黄金通道”,也是全省外向型经济向内陆延伸的“咽喉”。从新东站一路向西,通过石济客专与郑济高铁,将填补全省西北、西南方向高铁线路的空白,打开通往中原地区和华北、西北地区的通道,战略意义十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