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北京地税系统中,有这样一群忠诚的守望者:他们是税收事业发展的基石;他们是纳税服务前沿的星火;他们是征管体制改革的尖兵。他们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他们以敢于担当、敢打硬仗的坚强党性,全力打赢营改增的攻坚战。近日,《北京地说》杂志编辑部撰写了此篇《以工匠精神逐梦燃情“税月”》,以此为点,展现了北京地税系统优秀党员们争当先锋、精益求精的“税月”生活。
谈学习,他们孜孜以求,靠着钻研和磨砺,紧跟时代特点和地税实际,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干业务,他们精耕细作,凭着专注和坚守,赢得同事和纳税人的尊重;论服务,他们周到细腻,精准回应每位纳税人的诉求,对接好营改增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就是这样的税务干部,就是这样的共产党员,汇聚成“税月”长河奔涌向前。
讲政治 有信念 以工匠精神诠释党员忠诚
从初办业务的磕磕绊绊,到现在的嘉奖、三等功和优秀共产党员;从办税服务厅到区局办公室,她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昂扬斗志和饱满热情,在各个岗位上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责任。她,就是密云地税办公室科员董佳奇。董佳奇进入地税局的第一个岗位是纳税服务。每天面对不同的纳税人,她不仅要让自己尽快熟悉工作流程,还要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说明适用税率、政策依据、所需材料和办理流程,力求每位纳税人都得到满意的结果。经常是晚上下班后,回家倒头就睡,有次她幽默地跟同事说:“我经常在梦里还为纳税人办业务。”一年过后,她成了“师傅”。新来的同事小陈被纳税人埋怨办理速度慢,“董师傅”就拿出她的“法宝”——“办税小灵通”:这是她在业余时间,梳理常见的业务事项,区分不同情况整理的小册子,便于随时解答纳税人的问题。小陈如获至宝,经常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一遇到问题就从“小灵通”找答案。他对“董师傅”说:“这个‘小灵通’真不赖,帮了我大忙,业务流程我都熟悉了。大家解答纳税人事项时也经常参考它。” 工作的第五个年头,董佳奇离开窗口,成为办公室的一员。俗话说得好,隔行如隔山。在纳税大厅“身怀绝技”的董佳奇初到办公室,似乎有种劲儿使不出来的感觉。每天不是写稿子就是组织活动,这些工作之前在她看来,都是不费力气的事。但是没多久,她就意识到自己错了。为了写好一篇文稿,她凝思推敲每一个词句,常常“奋战”到午夜;为了组织好一次活动,她和同事认真筹划,辗转奔波,磨破“嘴皮子”,磨薄“脚板子”;为写好一条信息,她多处走访,反复钻研政策,只为“成品”有价值;虽然有时会觉得累,然而完成工作的喜悦总是很快冲淡疲惫,化为她继续前进的动力。虽然她是一名信息员,但她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积极为宣传工作“出点子”。营改增全面推开以来,董佳奇与同事们一起组织策划“龙潭庙会开潭日 税改新风便民来”等宣传活动,连续加班一个多月,但她不讲条件、毫无怨言,一路执著坚守信念,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党员的风采与胸怀。
讲奉献 有作为 以工匠精神坚持知行合一
“业务能手”“劳动模范”是大家给予他的荣誉和称赞;15本工作笔记描绘他在税收岗位20载的风雨无阻。他,就是东城地税第二税务所副所长靳桂斌。当他捧着大厚本的政策书看时,有同事开玩笑说:“靳所,您这眼镜度数可禁不住这么用眼。”他总是笑着回答:“肚里有粮,心里不慌。”为了“不慌”,他默默付出太多。从当专管员时的咨询前辈、心里有依靠,到当上副所长突然加重担子的“本领恐慌”,他的心在时光和知识的淬炼中,愈发坚定,他以共产党员的勇于担当打赢了与畏难的这一场战争。当新个人所得税管理申报系统上线时,税务所接到神华集团邀请,希望所里能给全集团在京成员单位讲解新个税申报系统和相关税收政策。培训现场,台下黑压压地坐了足有200人,都是各个公司高管。讲解系统操作后到了互动环节,一位女士问:“请问靳所长,我们集团发行了企业债并把筹集的资金提供给下属公司使用,对于向下属公司收取的利息是否需要缴纳营业税,好多专业人士都把握不准,希望您能给出明确的答复。”果然遇到了棘手的难题,好在平时坚持学习积累,还在微信里关注了大量税收公众号以便掌握最新政策。靳桂斌心中一紧后马上恢复了平静,这不就是国家税务总局刚刚发布的那个公告内容吗?于是他答道:“如果贵公司的‘统借统还’业务符合财税字〔2000〕7号文件的基本要求,那么根据税务总局发布的92号公告,这部分利息收入不征收营业税。”“有了您的明确答复我们就放心了,当前煤炭企业整体效益下滑,光这块利息收入就可以免缴1000多万的税款,无疑能为公司节省出巨大现金流,非常感谢!”提问的女士诚恳地说。台下听众也为靳桂斌能如此精准地解答而报以热烈的掌声。在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的号角吹响以后,靳桂斌又多了一项新工作,每天在上下班的地铁上研读最新营改增政策,然后把政策“翻译”成实例。有很多营改增的企业,仍然习惯找他这个“娘家人”咨询政策,他的微信朋友圈成了为纳税人答疑释惑的前沿阵地。在营改增全面推开的攻坚战中,靳桂斌唱出了自己的“好声音”。这只是靳桂斌多年学习工作中的小缩影,基层税务所的每一天看似普通,实则充满挑战。摸摸纸页边翻卷的书,整理一下胸前的党徽,回望走过的时光,他的心里无限坚定。“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只要能学习,就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装上了梦想腾飞的翅膀。
讲道德 有品行 以工匠精神无悔党员选择
她,是纳税人口中的“不打不相识”,是团委工作的先头兵。她,就是通州地税团委书记李冰航。在税务所工作时,一次,一位纳税人不慎丢失了税务登记证副本,他回到窗口与李冰航理论,硬说是落在窗口了。李冰航在窗口反复寻找之后,一遍一遍耐心地跟纳税人解释:“您再想想,我这边没发现税务登记证副本,您看是不是还有其他地方之前没想到的。”纳税人大声嚷道:“难不成是它自己长腿跑了。”顺手就抄起柜台上的胶水朝李冰航扔过去,砸到了她的肩膀上。李冰航见此情景,一面稳住自己的情绪,然后仍面带微笑地安抚纳税人。后来通过调取监控录像,才发现这份“失踪”的税务登记证副本被当时办理业务的后一位纳税人误装进自己的包。李冰航急忙联系了这位纳税人,说明情况后,他非常配合地及时送来。拿到了失而复得的证件,纳税人反复给李冰航道歉:“姑娘不好意思啊,我刚才是太急了,不应该动手,对不起!”李冰航含笑送走了纳税人后,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从此以后,这位纳税人每次都会到李冰航的窗口办理业务,他总是说:“这个姑娘态度好,我放心。” 2015年12月,为迎接通州区创建文明城区工作,通州地税每周六设置青年志愿服务亭,由志愿者向市民提供信息咨询、交通引导等服务。可惜天公不作美,活动第一周就下起了雨夹雪,白天气温更是低至零下13度。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李冰航和志愿者们仍在活动当天早早抵达现场,撑起大伞、挂上小旗、摆好桌子、放上宣传手册和药箱。一天下来,他们的衣服虽然被雨雪打湿,但他们的满腔热情却温暖了社会。作为北京税务青年志愿者,助力营改增义不容辞。李冰航发动通州区国税、地税青年志愿服务者,来到营改增四大行业之一的通州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多次深入走访企业,现场提供政策支持。连着一个多月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绘制了为企业量身定做的政策详解图。李冰航说道,“在我的周围,有很多为了营改增‘白加黑’‘5加2’的同志,能够做点什么,是我们青春岁月中的永恒记忆。”
讲规矩 有纪律 以工匠精神恪守廉洁底线
他,是企业眼中的“火眼金睛”,“老搭档”蓝色保温杯陪他经历税收岗位上的风风雨雨。他,就是丰台地税督察内审科主任科员朱翔宇。 “刘总,今天我们检查组来这儿调账检查,请您配合。”在物流企业财务总监刘总的指引下,朱翔宇和稽查局检查组的同事到了存放财务凭证资料的库房。打过几次交道后,朱翔宇对这家企业的财务状况捻熟于心。时值盛夏,库房如蒸笼一般,库房内堆满了杂物,凭证资料散落在各个角落,由于房屋缺乏维护,凭证资料有的已经发霉,有的被虫子咬烂,还有的被用来垫在桌脚柜底,清点工作困难很大。刘总望了一眼库房,又看了看朱翔宇一行人,借故离开了。朱翔宇见状,把裤腿往上挽了挽,带领大家开始翻查清点。这一干就是几个小时,看着所有凭证都打包封箱装车后,才发现汗水早已浸透了税服。朱翔宇有一个老搭档——蓝色保温杯,多年来到企业开展检查都带着它,出门前灌好热水,到哪儿都能喝上一口热茶。这么尽职尽责的好搭档他至今都爱不释手,然而有的人却打起了蓝色保温杯的主意。“你看咱们都是老朋友了,还那么客气干嘛,连口茶都不喝我们的。再说您每次都用这么个破瓶子喝水,那么旧,该换一换了。”再回来的刘总,边寒暄边把一个精致的水杯悄悄放在朱翔宇的手边。朱翔宇将手中的保温杯握了握,说道:“刘总,您可能看不上我的旧杯子,但这么多年它已经成了我的定心针,我离不开它,它也离不开我。” 看着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刘总悻悻地把水杯放在一边,从此再不提此事。营改增进入冲刺阶段,身为业务标兵的朱翔宇又被调入丰台区营改增临时办税大厅,为纳税人提供业务咨询。有些前来咨询的纳税人心存疑虑,担心营改增之后税负会增加,办税流程会很繁琐,涉税咨询会变得困难。每每遇到此景,朱翔宇总能用专业的解答和细致的服务让纳税人满意而归。“从你的身上,看到了北京地税真心诚意为我们纳税人办实事的好作风!”
讲党性 有担当 以工匠精神履行服务宗旨
她,不“跑圈”不“暴走”,单凭工作时间就能轻松占据微信步数每日排行榜封面。“贤内助”是税务所同事对她亲切的称呼;“全能大姐”更是喊出了纳税人对她的信任。她,就是朝阳地税第三税务所所长李峰。
“自从穿上这身税服,我对‘税’就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从税25年的李峰,每次提到工作都这样骄傲地说。 2014年底,朝阳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李峰被组织任命,担任第三税务所所长。“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尽快适应新工作”是她当时最迫切的想法。为使纳税服务厅整体布局、功能区域划分合理,窗口设置人性化实用化,她利用点滴时间抓紧梳理相关业务流程、规范窗口设置,大到窗口安排、人员调配,小到纳税人书写台、休息椅的摆放,都精心设计。当“微信运动”风靡之时,李峰时常凭借每天走路2万步以上而“霸屏”。当大家向她请教健身方法时,她总是幽默地说:“我就像是个‘陀螺’,在大厅各个岗位上转来转去,2万步算什么。” 纳税服务大厅的工作看似不起眼,却是连接纳税人的第一道大门。而李峰他们就是“守门人”,贴心的话语、热情的笑脸、优质的服务感动着每一个纳税人。有次,一位行动不便的老大爷来到所里,得知他要办残疾人减免退税,李峰耐心给他讲解政策,逐笔帮他算税,逐项帮他填表,一趟一趟帮他楼上楼下的跑。这位纳税人感动地说:“来之前我心里特别忐忑,税务的专业问题我不懂,自己行动又不方便,真怕来了办不成。没想到税务所对我们还有绿色通道,真帮我解决了大问题。”看着纳税人惊喜的眼神,李峰无比欣慰,这时一切付出都有了意义。为备战营改增,李峰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晚上没有按时下班。4月29日晚上7点,外面酝酿着大雨的天色骤然变得昏暗阴沉,可此时的三所大厅却依然灯火通明,到处可见忙碌的身影。李峰和同事们还在窗口反复测试着增值税发票操作系统,为了保证系统运行平稳,他们一遍遍地检查、调试。这次五一小长假正值营改增关键时刻,为了确保本所的二手房通办窗口和代开窗口能够顺利开出增值税发票,李峰一天都没有休息。
党旗下,他们精耕细作,认真钻研,融会贯通,在平凡的税收岗位上挥洒青春;改革中,他们精益求精,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党徽的映衬中谱写了一篇“税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