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育儿>> 素质教育>> 正文
  • 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和建设策略

  • 时间:2016-03-25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目前比较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义是:致力于一系列学科领域范围内创造和传播知识,在各层面实施精英教育,服务于国家需要并促进国际公共事业的高等教育机构。其主要标准特征包括: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优秀的生源、卓越的研究、高质量的教学、充裕的经费、学术自由、自主治理结构、精良的基础设施等。我们认为以下五个方面尤为关键:

      学术领军人才是一流大学最关键的战略资源。世界一流大学聚集了一批世界公认的学术权威和做出开创性贡献的著名专家。世界排名百强大学有超过八成的教师从世界百强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吸引了全球超过八成的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获得者,和三分之二的高被引科学家。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具有较高的国际话语权,例如机械工程学科100多种科学引文索引(SCIE)期刊和经济学科近300种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期刊的主编中,超过八成来自世界百强大学。

      学术地位居世界领先地位,产出大量原创性的、重大的研究成果,许多成为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根据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的统计显示,目前世界百强大学每年校均发表的被各学科的科学引文索引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论文在4200篇以上,远远超过一般研究型大学;每五年在全球顶尖期刊《自然》和《科学》上发表近60篇论文,占全球大学发表的75%;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占到大学获奖的94%。

      世界一流大学在培养高质量本科人才的基础上,具有研究生教育占比大、水平高、精英辈出的特征。不完全统计显示,世界百强大学中,研究生占学生总数的平均比例超过35%,有些甚至超过70%。世界一流大学在各类拔尖人才培养上具有绝对优势。1981年至2012年期间,世界百强大学共培养出5000余位高被引科学家,占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近2/3。世界一流大学还培养出众多国家领袖、商界精英、以及各领域应用实践型精英人才。

      关注并开展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应用研究。这些大学知识转化率高、科研成果的应用程度高、经济贡献率大。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年获得授权专利3万余项,平均每所学校700多项,而且保持着年均8%的稳定增长态势。美国一流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70%左右。美国前30名的高新技术地区中,有29个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所在地,如硅谷围绕着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波士顿科研中心则以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为核心等。

      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自己的“大学章程”,具有规范管理和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都有杰出校长掌舵。大量实例证明,世界一流大学大多是在校长出色的战略领导下,高瞻远瞩地规划学科发展,吸引优秀人才,实现了建设目标。他们重视发展特色、实施品牌战略。比如斯坦福大学信息学科称雄于世却取消建筑系,哈佛大学政治学、医学绝对一流而没有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小而精,卡内基梅隆大学迅速崛起都是学校实施品牌战略的结果。

      我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将人才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汇聚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学术大师。经过多年重点投入,“985工程”大学专任教师的整体水平已有显著提高,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已从1999年的不足20%增长到2011年的60%以上,有海外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不断增长。随着全球范围内人才争夺趋于白热化,政府和大学在一流大学的建设中要重视引进和保留学术大师,同时也要重视学术大师的本土培养。

      要加强原始创新,力争取得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经过十余年重点建设,“985工程”大学年均发表的SCIE和SSCI论文数从1998年的校均240篇增长到2015年的校均近3390篇,有13所大学的论文数量跻身世界百强。但是我国一流大学的原始创新能力离世界一流大学尚有较大差距。发表在Q1期刊(《期刊引证报告》提供的影响因子最高的前25%期刊)的论文比例基本在世界五百强外。我国一流大学要注意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科交叉、协同创新,努力实现从数量增长为主向质量提升为主的转型,催生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

    要加快研究生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英人才。近年来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迅速扩大,博士学位授予数从1999年的不到9000人增长到2014年的近5.4万人。其中“985工程”大学十年来授予的博士学位数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校均博士学位授予数提高到600名,培养规模已基本达到世界一流大学平均水平。但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很大差距。我国一流大学需要建立严格的培养模式,提高学术型和高层次应用型精英人才的培养质量。

      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须注重打造品牌。经过重点建设,我国大陆跻身世界大学五百强的高校由2003年的9所增加到2015年的32所。但近年来各国纷纷出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大学要宏观政策与微观举措并重,探索并制定符合本校实际和国际趋势的政策,发挥自身优势,实践与未来发展目标结合的品牌建设举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刘继安为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冯倬琳为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armintz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