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二孩时代”成为热议话题。代表委员纷纷就如何提高“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效果建言献策。有人大代表建议,可以给生育二孩的家庭减免个人所得税。也有的代表建议,可以进一步延长产假,推行男女共享的带薪育儿假。
尽管“全面二孩”千呼万唤始出来,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符合条件的家庭依旧顾虑重重。有门户网站调查显示,超过7成人愿意生二孩,但真正考虑生的只有30%左右。要让“全面二孩”政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要着力破除种种“不敢生”因素。
首先,经济条件是否具备是很多家庭首当其冲考虑的因素。为啥“不敢生”,“要有钱”是公众最为朴素的考量。能否在经济上减轻生育二孩的负担,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生育意愿的高低。因此,今年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建议要减免二孩家庭的个人所得税,值得肯定。此外,很多家庭不敢生,源于母亲担忧因为生育而在职场发展和收入提升上遇到阻力。不能否认,当前社会对女性的就业歧视仍然存在,一些用人单位对“职场妈妈”的法定待遇能减则减,对有“二孩”生育意愿的女员工“一票否决”或暗处使绊……这些违法现象让人愤怒。对就业歧视的破除多一分,二孩“不敢生”的拦路虎就少一个。
其次,人力条件也是一个不得不说的难题。符合二孩条件的夫妇年龄相对要大一些,不仅自身精力、时间都有限,爷爷奶奶“隔代抚养”同样面临年龄更大的难题。娃生了,谁来带?白天上班,晚上哄睡,那“酸爽”恐怕一些双职工家庭想想都觉得害怕。如何解决,一者有人大代表建议延长产假,或者推行男女共享的带薪育儿假,让父母有更多时间、更大的灵活性来照顾孩子。二者,还可用市场化手段解决这一问题。当下,保姆、月嫂行业正在逐步成长中,加快完善行业规范,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也能为很多家庭分忧。
再次,公共服务和社会配套及时跟上,也能打消很多二孩家庭的顾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母婴室难寻,换尿布、喂奶不便,不知不觉让人把带孩子与“麻烦”画等号。舆论呼吁加强母婴室等公共设施的配建,近来也起到了明显效果。在广州,越来越多的商场都将母婴设施作为标配,每一层楼都有母婴室、设置尿布台等设施,让带娃变得更省力简单,是改变公众印象的第一步。对商家而言,母婴室不失为一种“形象广告”,投入不大,加分不少。此外,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看,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的进一步充实,扭转看病、入园“抢破头”的怪象,也利于提升公众的生育意愿。眼下,培养更多儿科医生已经成为各界共识,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支持也有了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公共服务和社会配套加速完善,应有可期。
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放开“全面二孩”政策只是鸣响发令枪,符合条件的家庭会不会真的顺势而“生”,还有很多很多的工作要多。所谓的“二孩时代”,仅有政策的调整是不够的,唯有这个时代尽可能多地具备了有利于二孩的氛围、环境、软硬件条件,才能让更多家庭想生、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