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千禧一代”已逐渐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主体。他们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成长,对那些业已存在的企业或机构黏着性不强,更倾向于开创自己的事业。他们率先抓住数字时代的新平台,譬如互联网、移动科技、社交媒体等,在亲属、朋友和同事间构建起个性化的人际网络。可以说,他们是“数字原生代”。对他们这一代人而言,新技术不需要去适应,因为他们原本就是新技术最狂热的用户群体。
以美国硅谷为例,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工程学院和商学院共同成立的“观景台”企业加速器等孵化器机构,为创业者提供包括政策咨询、投资融资、人才招聘、市场拓展、项目包装、上市辅导等服务,一方面尽可能提高初创企业的“成活率”,另一方面努力促进这些企业的成长壮大。
一家初创公司要迈向成功,必须要注重3个“M”,即管理(Management)、市场(Market)和最低可行性产品(Minimal viable product)。首先是管理,这主要是针对创业团队而言。一个高效、互补及协同合作的团队是成功企业的重要基石。其次是市场,有多大的市场,就决定了公司的市场前景和成长机会能有多大,因此,创业者在推出产品或服务之前,需要研判目标市场。再次是最低可行性产品,它指用最低的成本设计完成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并将它用最快的速度投放市场测试是否可行。不过,初创公司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往往较强,能够开发或创造出更加富有创意的产品和服务,对市场已有的产品和服务具有一定挑战性。
自主创业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硅谷之所以诞生了如此多的成功企业,不仅仅因为那里有好的学校和大量的资金,毕竟纽约和波士顿也有同等条件,更重要的是,硅谷具有极强的创业文化。在这里,创业者们勇于冒险,同时也易于获得大批先行者或成功者的重要指引。特别是后者的“导师文化”,使得这些成功企业家愿意花时间和精力与年轻的创业者们分享经验。硅谷传奇人物比尔·坎贝尔就曾当过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和刚刚卸任的谷歌公司首席执行官施密特的导师。
良好的创业生态系统离不开政府政策与营商环境的支持。近些年,许多国家都纷纷出台法规和计划,让年轻人创业更有保障。例如美国政府对具有高度竞争性的小企业创新研究的法规支持,使其在前沿学科占据领先地位,成为各国效仿的典范。另外,一些国家政府或是为创业型企业提供资金援助,或是提供定制式辅导服务,增强创业型企业的生命力。创办企业流程便捷、准入成本低廉,则是一种鼓励创业的营商环境。
此外,许多高校纷纷成立企业孵化器或加速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质条件,特别是有助于他们接触到海量的创业资源,还包括推荐投资人和人才招聘咨询等。如此一来,优秀的创业者就能借机将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实际增长。
每个创业者总会在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其中包括创业团队及企业文化建设、资金、产品服务和支持等问题。但一旦克服了困难,企业就会加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