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房地产调控的逐步深化,房企从银行融资难度日渐增大,高息举债成为其必然选择,数据显示今年已有2000亿信托资金流入房地产开发投资领域。然而绿城集团深陷调查门,投资者高度关注这一资金投向可能出现的风险。海外投行也借机放言警示国内房企资金链风险。国内地产信托是否会出现批量违约,这是否会成为推倒房地产资金链的第一张骨牌,对冲基金沽空中国房地产股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对于绿城集团而言,近来可真是个多事之秋。
从“收购门”到“调查门”再到“退市门”,绿城集团的资金链备受关注与考验。绿城集团的撇清声明和银监会的澄清表态,并没有成功挽救绿城股价的一路下跌。
绿城集团资金链的紧绷令谣言四起。有关绿城为摆脱目前的资金困境,或在香港联交所退市的报道随之流出,公司董事会随后紧急澄清,绿城不会学习复地集团,目前并无有关这方面考虑及打算。在集团董事长宋卫平看来,与2008年深陷欠款危机时相比,目前的状况要乐观许多,“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拖欠地价款。”宋卫平表示。此前,内地房地产开发商复地集团与2011年5月13日正式撤销H股在香港交易所的上市地位,结束其7年H股上市之旅,并成为首家自动退市的内地上市房企。
2009年房地产行业率先复苏后,房地产信托开始茁壮成长,今年以来货币政策的收紧更是刺激了房地产信托业务的发展。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5月末,中国正常经营的63家信托公司中,有56家公司开展了房地产信托业务,存量规模共计5587.66亿元。用益信托工作室发布的8月集合信托产品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通过集合信托投向房地产领域的资金高达1992.40亿元。
国际统计局数据显示,同期,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7781亿元,同比增长33.2%。房地产信托资金已经超过整个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5%。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理财分析师岳婷透露,9月份房地产信托将略微超过200亿元。也就是说,截止到9月末,已经有超过2000亿的信托资金流入房地产开发投资领域。
(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