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著名扬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及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刘月宁为领队的中央音乐学院北美巡演团近日启程,开展了一次为期10天的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之旅。这是刘月宁作为国际音乐教育与中外文化交流使者的又一次传播之旅。
1977年秋,中央音乐学院“文革”后首次招生。一个满脸稚气的12岁小女孩,以一曲旋律优美清澈、感情真挚饱满的《映山红》惊艳全场。这个叫刘月宁的小女孩,从此便与中国民乐有了不解之缘。
她用手中的琴竹,敲出了一曲曲美妙的音乐,也敲出了一段段传奇故事: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生,到留任中央音乐学院教书;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致力于扬琴音乐表演艺术研究,到成为当今中国民乐界的大师级演奏家,再成为跨越狭隘的音乐界限,让更多国家、种族的人认识和感受东方传统音乐之美的世界传播者,刘月宁的脚步从未停歇。
2006年4月20日,她作为第一位中国音乐家,在李斯特音乐学院成功开办了第一场中国扬琴独奏音乐会;2008年,她创建国内第一个以扬琴重奏形式演绎中外经典名曲的扬琴重奏团“茉莉花”,多次远赴匈牙利、奥地利、美国等地参加国际音乐节、世界扬琴大会和欧洲扬琴音乐节等活动;2008年,她申请到“亚洲学者”项目,开启了中印音乐文化交流……
2009年5月4日,在印度加尔各答,一场名为“当东方与东方相遇”的音乐会,吸引了世界音乐人的目光。这是刘月宁的中印扬琴第一次对话音乐会。“作为第一个开启中印音乐对话大门的中国民乐演奏家,我很自豪,很骄傲。”刘月宁说,“虽然我很喜欢印度音乐家的文化,但是我始终不忘自己是中国音乐家,时时铭记还有责任与他们分享中国的音乐文化。我很热衷做这些事情。”随后,在2009年12月、2011年5月和2013年7月,她邀请印度的音乐家们,在国家大剧院和北京音乐厅举办了三场以中印音乐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当东方与东方相遇”音乐会。
八年来,刘月宁一直致力于搭建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平台,并不断丰富平台的内涵。从印度开始,刘月宁在中国扬琴的传承创新以及与世界扬琴的融合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多深入的思考和大胆尝试。她说:“在传播中国音乐文化过程中,我感觉人生特别美好,特别有意义,音乐让人类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汇聚在了一起。”
2012年6月,在孔子学院总部和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由中央音乐学院与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合作创建的全球首家音乐孔子学院在丹麦挂牌成立。刘月宁接受重任,成为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和首家音乐孔子学院理事会成员之一。
“音乐孔子学院在成立之初,便定下了中西合璧的主导思想,坚持中国传统经典音乐和现代创作音乐、中国和外国音乐经典、中国和外国音乐家相结合。”刘月宁说,“通过演出、讲座和展览等多种形式,我们为世界各国人民搭建一个更加深入了解、认识和学习中国音乐文化的平台,并使中国音乐艺术真正实现国际化、融入海外的主流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