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北京试点中级法院——北京二中院会同北京市司法局从407名人民陪审员候选人中随机抽选产生首批130名人民陪审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陪审员候选人、专家学者及媒体记者等各界代表共计近百人参与见证。
在北京二中院、北京司法局随机抽选人民陪审员仪式上,由北京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长孙超美、北京二中院院长鲁桂华等5人分别随机抽选出人民陪审员26名,随着发号指令人发出“开始……停”的指令,从407名人民陪审员候选人中选出了孙本彤、马泳沂、史锦华等130名人民陪审员。
今天随机抽选产生的130名人民陪审员,将由二中院上报北京市高院,由北京市高院院长提请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任命。
今年4月,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授权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等10个省(区、市)各选择5家法院开展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其中,北京二中院等5家法院被确定为北京市试点法院,北京二中院是北京唯一一家试点中院。
领受试点任务后,北京二中院认真调研并多方征求意见,与市司法局共同协商,联合制定了《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对选任名额、选任时间、选任程序、任命程序、履职宣誓等工作进行明确。根据《工作方案》,人民陪审员选任方式由原来的组织推荐改为随机抽选,在案件管辖的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大兴区、房山区符合人民陪审员任职条件且有固定联系方式的常住人口或选民中,随机抽选二中院法官员额数5倍以上的人员作为人民陪审员候选人,并经过资格审查和再次随机抽选,确定130名人民陪审员。
为丰富候选人来源渠道,增强人民陪审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二中院确定了向北京市公安局发函索要名单、社区随机抽选两条陪审员候选人产生路径。从辖区8000名常住居民中确定461名人民陪审员候选人确定后,二中院分别委托市司法局、市公安局按照选任标准对人民陪审员候选人任职资格进行初审。市司法局重点对候选人是否为执业律师和基层法律工作者等任职排除进行审查;市公安局重点对候选人是否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等禁止条件进行审查。初审反馈,两人为执业律师,两人曾经受过刑事处罚。此外,该院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对候选人是否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进行审查,结果没有发现此类情况。同时,查验、审核候选人身份证、户口簿、学历证书等证明材料。在收取材料同时,对无法进行审查的内容。(如:提供的工作单位、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是否真实签署承诺书予以确认;和陪审员候选人面对面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对其是否具备思维正常,表达清晰,举止文明等参审所必须的基本素质进行审查。在此基础上,对需要进一步了解候选人中情况的,会同市司法局到公民所在单位、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基层组织进行走访调查。
经过这样一系列程序,最终确认407人进入随机抽选产生130名陪审员环节。此外,按照北京市高院《实施细则》中“试点工作开始前已经选任的人民陪审员,应当计入人民陪审员名额”的规定,二中院现有的50名陪审员也将计入陪审员名额之内。
北京二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鲁桂华介绍,8000到130,虽然只是个数字的变化,但这一变化,彰显了陪审员来源的广泛性、代表性和人民性。随着陪审员的广泛参审,不仅有利于推进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而且对树立司法权威、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今天的随机抽选工作标志着二中院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启动,下一步,二中院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随机抽选陪审员、陪审员制度改革带来的参审职权变化、人民陪审员的培训、考核、管理、退出等方面不断作出新的有益的探索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