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 科学>> 人文地理>> 正文
  • 神奇的南极

  • 时间:2011-10-28 新闻来源: 《科技日报》
  • 南极,地球上最后一片陆地。没有国界,人们都在关注它

    核心提示:

    世界各国的考察队中,地质学家都要做矿产资源调查。当然,都对外国保密。这些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在未来国际谈判中是重要的筹码。

    上世纪初,一些国家开始到南极探险,并声称占有这片领土。但这样的瓜分不被世界承认。为避免国际间发生战争,1958年,联合国召集有关国家制订了《南极条约》,并于1959年开始实施,宗旨是:和平,科学。

    神奇的南极

    “南极很冷。年平均气温比北极还低20摄氏度,最低可达零下89.6摄氏度。如果把100摄氏度的开水洒向空中,落地时开水就变成了冰粒!”

    “哇!”——精彩的开场白,一下子吊起了同学们求知的胃口。

    “南极风很大。最大风速超过每秒100米。如果你不理解这个风速是什么概念,我告诉你:12级台风的速度是每秒32米!每秒100米,意味着有三倍12级台风那么强烈!”

    大风来临时,人员必须马上进屋;或者躺进冰面挖好的槽。日本昭和考察站一位炊事员曾在大风中走出屋。几年后,人们在离昭和站很远的地方,发现了这位炊事员干透的尸体。

    因为气温太低,空气中的水分绝大部分凝成小冰晶,降落在冰层中。这种环境极易着火。有些考察站是木房子,火星一闪,就会发生火灾,且一发不可收,造成站毁人亡。

    南极平均海拔4000多米。整个南极的面积有14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半中国陆地的面积。南极上面覆盖着4000多米厚的冰雪。如果这些冰雪全部融化,全世界的水平面就要上升66米;海拔只有50多米的北京,就要淹没在海里了!

    如果身处南极点,一年只有一个白天,一个黑夜。全年有4个月的极昼,4个月的极夜,2个月的黄昏,2个月的黎明。

    在南极原地转圈,就是环球一周。想找南方,找不到,因为南方就在脚下,360度全是朝北。

    这里是神奇的大陆,科学的天堂。

    当大屏幕出现绅士模样的帝企鹅时,刘小汉告诉同学们,帝企鹅最大个体身高有1.2米,体重60公斤……

    贼鸥专吃小企鹅!考察队员的食品放在外面,也成了贼鸥的佳肴。很大一箱冻鸡蛋,都被贼鸥吃掉了。考察队员野外考察时,不小心走近贼鸥的巢穴,就会遭到它们猛烈地攻击。贼鸥攻击考察队员的办法,一是往队员身上拉屎,二是抓起队员头上的帽子,飞到远处扔进大海。

    这里还生存着7种海豹,只有一种“豹形海豹”专门以企鹅为食。

    还有极光。它是太阳风的质子流与地球大气中的不同气体原子撞击生成的,可以发出不同的光,漂亮极了!非常奇特!非常震撼!使人有一种升天的感觉……

    富饶的南极

    这里是地球上最后一大片陆地。没有国界。各国科学家、政治家、外交家都投来关注的目光。

    南极的磷虾,保有量10亿吨—50亿吨。你知道现在全世界一年从海里捕捞各类海产品的总量是多少吗?9000多万吨,不到1亿吨!

    假如我们的海产品不够吃了,那么南极的磷虾产量丰富!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南极有10亿吨磷虾,每年只需捕获其10%即1亿吨,就足够地球人吃了。可以说这里是人类最后的蛋白库。

    南极还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其油气资源总量相当于世界油气总量的一半。光是南极的油气资源,就够人类使用100—200年,而且目前人类的油气开采技术到南极开采已经没问题。

    还有煤、铁、宝石、贵金属等各类矿产资源……

    现在的问题是,这些资源98%都被冰雪覆盖,需要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解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南极科考中的中国队

    从1985年中国建立南极长城站到今天,25年来,中国人在南极科考中获得了多少块金牌?

    ——秦大河横穿南极;

    ——大地构造研究;

    ——磷虾复眼研究;

    ——午后极光研究;

    ——长城站古生态研究;

    ——格罗夫山陨石回收;

    ——格罗夫山冰盖进退(古气候)研究。

    今后潜在的金牌:Dome A 建站;深冰心;天文观测;甘伯采夫冰下山脉取样;格罗夫山冰下湖探测……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磷虾复眼研究”。尽管南极磷虾资源丰富,但如果过度捕捞,会使磷虾资源枯竭。那么,磷虾捕获量控制在多少,这与磷虾的生命周期有关。假如一只磷虾需要100年才能长大,那么人类每年捕捞磷虾的产量就只能占其保有量的1%;假如磷虾的寿命是10年,那么每年就可以捕捞10%。

    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磷虾的年龄和复眼的数量有关,经过对磷虾复眼的研究,中国科学家获知了人类每年对磷虾的捕捞量可以占到保有量的10%—20%。这是中国科学家的一大贡献。

    南极冰盖是由年复一年的降雪积累而成的。那里的冰层也像树木一样有年轮。通过对南极冰层的逐层分析,可知当时世界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状况。通过多年的研究,目前已经知道80万年来地球气温变化的过程;如果我们在Dome A开展深冰心钻探,应当可以追溯约140万年前的地球气候环境历史。

    南极陨石丰富,陨石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世界上对南极陨石的收集量,日本第一,1.6万块;美国第二,1.01万块;中国第三,9834块;整个欧盟国家一共500多块。今年,中国将再赴格罗夫山考察,这里是陨石富集区。中国的陨石收集可望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

    刘小汉研究员介绍了格罗夫山考察的感受。他说,这里有64座冰原岛峰,是冰盖下面的陡峭山峰,刺穿冰层,山尖露在冰层上面。一年有300天是暴风雪。雪不是雪花,是冰粒,很硬。风雪把花岗岩吹得奇形怪状,成为奇特的风凌石。风雪过后最辛苦的事情是立即挖雪,然后把科考用的雪地车挪开一定距离。不然的话,再下雪的时候,雪地车就可能被埋死了,永久动弹不得了。

    冰裂隙对科考队员的人身安全威胁最大。冰裂隙表面是一层薄薄的雪桥,科考队员不容易看到冰裂隙,一不小心掉下去,2000米深!真是“地狱之门”!

    但冰裂隙也有用处,科考队员可以下到冰缝里采集冰样,比打冰钻成本还低些。当然温度也很低!在里面冻得苦不堪言!穿再暖和的衣服也冻得心里发疼!

    科考营地有住房,雪地车,燃油,科研仪器,还有垃圾……各项管理井井有条。考察队非常重视环保,特别重视垃圾处理。废水净化后可以重新利用;钢材、木材等建筑废料运回国;纸张用低排烟设备烧掉;只有啤酒瓶子可以在回国途中扔进大海——全世界都知道,时间长了,啤酒瓶子可以分化成石英颗粒,不会污染环境。

    南极,南极!一个令人神往又充满神奇的地方!

    ——相关链接——

    南极为啥不用太阳能和风能

    刘小汉研究员说,世界各国科学家对环保都非常重视。历史上的南极考察,用过木头和煤,后来用航空煤油。这几年开始利用风能、太阳能,但处于试验阶段。最先进的考察站比如比利时的站,名字就叫环保站,采用太阳能取暖、做饭;美国也有一部分考察站使用了太阳能,但法国、德国还没有使用,还用航空煤油。

    刘小汉说,中国新建的昆仑站是环保站,从设计开始就使用太阳能。由于南极有极夜天气,见不到太阳,所以还要使用部分航空煤油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armintz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