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时代,我随被下放的父母离开北京来到内蒙古中部的一个中等城镇生活。高中毕业时正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后期,十八岁的我再一次离开父母来到草原,被安排到牧民家放羊。
放羊有什么难的?把羊随便往草原上一撒,等它们吃饱了再赶回圈里,太容易了!起初,我有点想当然。等真正做了羊倌才明白,事情远非这么简单!
按理说,羊是很温顺的动物,但温顺并不意味着好管理。早晨我一打开羊圈,它们就撒了欢地奔着草甸去了,羊边走边吃,大半个时辰后它们吃了个肚子圆,也离营盘很远了。午后该往回走了,问题来了。羊群变得格外懒散,任我紧驱慢赶,甚至用鞭子抽,它们就是不急不恼,圈回那只,跑了这只,赶了这只,那只又赖着不走了。可恨的畜生,你吃饱了,我肚子还饿着呢!我是自己带蒙古包放羊的,每天回去得自己生火做饭。但羊根本不理解我,依旧各自为政、我行我素。等我前呼后喊、围追堵截,好不容易把羊群带回到营盘时,已近傍晚。这时远处散落的几家蒙古包早已是炊烟散尽,而我还饥肠辘辘。走近营盘时经常能感受到男女主人冰冷而古怪的眼神,语言的不通,让我们难以进行更多的交流。
后来,一个懂汉语的老羊倌看我实在可怜,就过来向我面授机宜。原来放羊也是有窍门的,掌握了这窍门,就能驾轻就熟,让羊群乖乖听人使唤。
老羊倌告诉我,早晨羊一出圈腹空体轻,加之休息了一夜,驱赶很容易,等它们吃饱了就懒得动了,所以不能一撒出去就由着它们吃,而是要盯着它们快走,这样不消一个时辰就能走出去五里八里,这时你盯着头羊调头冲着家的方向撒开,剩下的事你就不用管了,只要别和其他羊群混群,你随时可以骑上马先行回家了。太阳落山之前羊群会自己回营盘的。原来如此!从此我也能像其他羊倌一样,早早地生火做饭了。再后来,我会常常面对羊来时的方向,坐在板凳上捧着一本书,一边喝着茶,一边感受着碧绿的原野上云卷云舒的惬意。
当放羊不再成为难事,我又开始了驯马。在草原上,马是游牧民族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它既是他们的朋友,也是他们的骄傲。就像今天的一些人以洋房豪车来炫耀自己的身份一样,牧民们更愿意把那些品种优良的生马调驯成自己的坐骑。所不同的是,开豪车只需要金钱,而拥有好而多的骏马,不仅需要你的慧眼,更需要你的胆量和技艺。草原上马有的是,作为财产归生产队所有,但一旦驯成了你的坐骑,则完全归个人所用,同时队里还会给你加50个工分。按生产队的规定,每位新知青会得到两匹马,这些马匹是队里从牧民手中配额征缴的,其优劣可想而知,老乡的好马平时都舍不得借给混熟了的老知青骑,更别说是白送给新知青了。所以,分给我的那两匹马,除了老实之外,就很难再找到其他优点了。年轻人气盛,我决定自己学驯马。草原上有“生人不驯马”的说法,意思是驯马是件很难的事,对我们这些下乡知青来说就更难了。但是,通过向身边的牧马人讨教,熟悉了马的习性,我最终学会了驯马,并先后驯服了五匹“生个子马”,成为当地历届知青中仅有两个驯马者之一,而且是驯马最多的一个。
驯马,除了掌握一定的技巧外,更主要的,就是恒心,勇气和坚持。要循序渐进,要了解马的习性,建立感情,赢得信任。说到底,一旦掌握了诀窍,就会感觉难事不难。这段草原生活的经历深印在我的记忆中,也时常提醒我,做人做事都要善于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有了规律,才能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做到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到后来,做了教师、做了教育管理者,这样的方法论思想也一直影响着我,让我在教育教学中注重研究教育、研究教师、、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在实践中认知教育规律,并尽可能地遵循教育规律去办学,完善学校教育。
人的成长是一个极其精细、极其复杂的过程。作为教育管理者,任何一项教育行为都不可随意,必须在教育规律指导下科学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同时要有系统思维,让各项工作都能够和谐一致,服务于人的成长。
这一点,更多地体现在近年来,从安慧里中心小学到安贞里学区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也是师生发展的主要时空,怎样尊重教学的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提供适宜的课程体系,建设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文化和师生互动形式,决定着师生在学校的幸福指数。
课堂教学的本质规律是什么?我一直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是充满着精神关怀和生命灵动的。在这里,所有的课程都有机地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这里,师生相互尊重,平等交往,相互关爱,相互支持。这里不仅是获取知识的场所,也是以知识传递为手段,让师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盈,让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断得以发展的活动空间。这是我们对课堂教学基本规律的认知,也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