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在幸福村学区工作了六年半之后,我又接到了区教委的新任命,转任安贞里学区管委会主任兼安慧里中心小学校长,我的事业也从此开启了一段新旅程。
安贞里学区,地处朝阳区亚运村附近,下辖着安慧里中心小学、安华里一小、安贞里一小、安贞里二小、华严里一小、南沙滩小学等16所小学,教师500多人,学生近6000人。与在幸福村学区不同的是,作为管委会主任,对于整个学区的教育发展,我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责。同时,兼任安慧里中心小学的校长,也使我有了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教育试验田。
但是,来到这里以后,从学区到学校,我并没有贸然提出我的“幸福教育”理念。因为我还不能肯定,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土壤、水分、温度,“幸福教育”这棵小苗能否顺利扎根,茁壮成长?
与在幸福村学区时相比,这时的我经过几年的实践考验,对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在学区管理和办学上也更为自信和从容。
我在管理上的第一步,也是从调研入手,寻找学区和学校发展的脉络。应该说,从一定程度上说,安贞里学区的学情更为复杂,各校之间发展更不均衡,管理难度更大。不过,既然我有了一块试验田,不妨先从安慧里中心小学入手,充分发挥它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安慧里中心小学有一支享誉全市的金帆民乐团,多年来在全国、全市比赛中获奖无数,是学校引以为傲的一块“金字招牌”。显然,作为校长,我有责任让这支乐团良性运转,继续保持它的发展优势。但在调研中,我也发现了乐团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在这些问题背后,我看到的是一个深层次的教育矛盾,那就是“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矛盾。过去,乐团关注的是少数人,看重的是获奖,走的是精英化路线,因此也使得其他人对乐团的发展不关心、不了解甚至有误解。
为此,在保证乐团高水平发展的同时,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新尝试。一个重要的改革思路就是,让更多老师和学生了解乐团、了解并亲近民族音乐,进而让那些有这方面兴趣爱好的学生都能得到培养,改走大众化的发展路线。
当我们的关注视角从少数学生转到“每一个”时,很快意识到一个巨大的教育缺失,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喜欢民乐,对他们其他方面的兴趣爱好,我们怎样提供发展空间和展示平台呢?过去,因为金帆民乐团的存在,人们习惯于将安慧里中心小学视为一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实际上,仅有一支民乐团,算不上是艺术特色。
从构建真正的艺术教育特色出发,安慧里中心小学组建起了二三十个学生社团,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充分的选择空间。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都能得到尊重和满足。伴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步伐,我们又基于这些学生社团,组织教师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自主构建起了四大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即民族体育活动、民族艺术课程荟萃、趣味英语、国学经典,四大校本课程体系涵盖了舞蹈、艺术、书法、绘画等十几个艺术门类。
这是一项由点到面、由外围到核心的学校教育变革。一方面,从艺术教育出发,我们挖掘不同学科课程中的相关因素,开始了艺术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另一方面,艺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在悄然中转变着教师的观念,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启示他们去创造更具有美感、更感动心灵的教育。
从一支精品乐团,到众多的可供自由选择的学生社团,再到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校本课程,进而实现艺术教育向各个学科的渗透,这就是安慧里中心小学正在实施的教育“三步走战略”。与此相对应的,是经全校教师研讨后一致认同的,从艺术活动特色校到艺术教育品牌校,再到北京市素质教育名校的学校发展“三级跳”的办学目标。
教育内容的拓展、教育目标的升华,也使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成为一项必然的诉求。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制定了教师发展的“五格入位”策略,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都看到希望,找到奋斗的目标,获得成长的平台。
与艺术教育轰轰烈烈的推进不同的是,从2010年开始,安慧里中心小学又静悄悄地开始了一项前瞻性的教育尝试——青少年性健康教育。
性健康教育,是我在幸福村学区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实践延续。随着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密切关注,我越来越意识到,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小学开展性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2010年,我们在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方刚教授等专家的指导下,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基地。借助这样一个实践基地,我们对全校的班主任教师进行了性健康教育的全员培训,同时在小学开设了性健康课程,并着手编制性健康教育的校本教材。
这是一项充满风险的教育探索,每前进一步都如履薄冰,但我们的态度很坚定,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事情,我们责无旁贷。
4年来,我在安慧里中心小学的这些教育改革尝试,已经日渐显现出成效,在此基础上,我也通过学区管委会,将这些有效经验和教育资源向学区内其他学校辐射。
2010年暑期,我们召集学区内的校长、中层干部、骨干教师、普通教师进行多次研讨,准备在全学区推进艺术教育。这年秋天,新学期开学前,经几易其稿,一份《安贞里学区艺术教育三年规划》下发到教师们手中,《规划》对此后三年的发展做了清晰的界定:第一年,发现优势项目;第二年,开发校本课程;第三年,实施课程渗透。
思路一旦打开,各学校的创造性也极大地激发出来。教师们惊喜地发现,在艺术教育上,原来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很快找准了各自的发展方向。16所学校,特色项目各不相同,有戏剧、民族舞蹈、管乐、抖空竹、花式跳绳……
南沙滩小学本是一所很普通的城市小学,学区推行艺术教育后,考虑到校园面积较小,80%的学生都是外来务工者子女,学校审时度势,决定把花式跳绳作为优势项目。校长特地派体育教师外出“取经”,回来以后在全校推广。一到大课间,只见从校长、老师到学生,人手一根跳绳,上下翻飞,其乐融融。2013年春,朝阳区在这里召开现场会,伴着欢快的音乐,学生们跳双摇、三摇,双人跳、多人跳,跳长绳、两根或三根绳子一起跳……各式各样的跳法,看得人们眼花缭乱。40分钟的展示活动下来,孩子们脉搏正常,脸不红,气不喘,专家们赞叹说,可以把南沙滩小学的跳绳运动做标准,向全国推广。
面对良好的势头,2011年,安贞里学区举办了第一届体育艺术科技展示季。起初我设想把所有学校放在一个平台上展示,但是调研后发现,各校的特色项目起点不同,发展状况不同,为了避免给学校增加压力,我决定把展示的自主权交给学校。如今,安贞里学区的体育艺术科技展示季已经举办了3届,一年比一年效果好,成为学区的一项品牌活动。
在安慧里中心小学的引领下,如今已经有好几所学校加入了性健康教育的实践队伍,通过子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实践活动等形式,继续深入探索。
从2011年开始,安贞里学区推出了以教师发展为主旋律的“四名工程”和“五格入位”培养方案,一方面把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名教师、名校长、名干部、名教辅上,另一方面为每一位教师量身打造专业成长的支持制度。这两项措施的推出,让教师成长踏上了快车道。以2013年为例,在朝阳区的骨干教师评选中,安贞里学区提出申报的有101人,最后有82人通过区里评审,通过率在全区是最高的。另一个有力的例证是,去年年底,朝阳区第二轮“双名工程”(名校长、名教师)结束,安贞里学区是唯一一个被评为“先进单位”的学区。
这一切都是全新的教育实践。我和这里的师生们一起成长着,一起经历着学校的可喜变化,也由衷地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
教育着实奇妙,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发展境遇,带给教育者不一样的挑战,也需要不一样的成长策略。这样的过程如同登山,你永远不能预知,在峰回路转之后,还有什么美妙的风景在等待着你。
我也慢慢发现,过去自己对“幸福教育”的理解其实很肤浅。过去因为身份的关系,我对“幸福教育”的认识更多是停留在理念层面。今天,因为深入到一所学校的管理,我逐渐进入学校教育的核心,开始身体力行地探寻“幸福教育”的实践路径,不断地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
我想,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幸福教育”的提出,根本意义在于从一所学校和一个学区的层面,构建起了一个从目标、理念到策略的校本化思路,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解决教育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借鉴。何为“幸福教育”,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学校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实践探索,但最终的旨归都是一样的,都是指向教师和学生的幸福感。
对我而言,“幸福教育”也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历程,我仅仅是刚刚起步,在我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仍将幸福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