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这个众声喧哗的舆论场,关于中日关系的消息常能抓人眼球,刺激神经。
比如,日本政府力推“明治申遗”,企图歪曲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时政新闻,招致严厉抨击。再比如,一则“93%的日本人讨厌中国”的社会新闻引来数万跟帖,其中不乏情绪化宣泄。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历史问题上倒行逆施,日本政府审定的历史教科书歪曲历史,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沉渣泛起,右翼势力刻意美化日本二战期间的反人类暴行……这些言论、现实和动向,值得中国和亚洲人民警觉,应当予以大力批判。
然而,日本民众对中国人的态度是否也像日本政府那样充斥保守和民粹气息,却需深入调查方能得出结论。
真相往往不如传言那样“扎眼”,却更有价值和说服力。追本溯源,梳理“日本人讨厌中国”那条新闻所引用的 “中日关系舆论调查”,便不难发现论证疏漏和逻辑不清。
比如,调查结果中“印象不好”和“印象相对不好”这样的客观中性表述被替换成感情色彩浓烈的“讨厌”。再比如,“大多数中日两国民众认为这种状况应该改善”的重要结论被忽略。
被情绪绑架,就无法客观评价事实,容易陷入偏颇狭隘。
深入日本社会不难发现,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日本民众对中国人并没有偏见。不少赴日旅游的中国公民以其文明有礼的形象改善了日本人的对华印象。络绎而至的中国游客则成为拉动日本经济的动力之一。
中日两国国民对待彼此的态度、认知与情感,浸染太多复杂的历史现实色泽,不能用“好感”和“反感”这样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考量。
讨论中日民众对待彼此的态度,几个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2014年1月,日本鹿儿岛市建起一座纪念碑,致谢战后收养日本遗孤的中国养父母。当年,中国民众曾收养数千日本遗孤,在最艰辛的岁月里,以真心温暖被遗弃的日本孩子。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大部分遗孤回到日本寻亲,但多与中国养父母保持密切联系。
2012年起,日本早稻田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野中章弘多次带领日本学生自费前往中国展开田野调查,寻找日本教科书里找不到的历史真相。
“中国研修之旅”中,野中带领日本学生走访抗战遗址,探访幸存“慰安妇”,参观屠杀纪念馆,聆听亲历者讲述侵华日军的骇人暴行。有时讲述未完,学生已从沉默转为惊愕,继而抽泣。一名女生写道:“我们大多数日本国民并未意识到,其实不知情也是一种罪。”
野中认为,如今中日关系的症结在于缺乏互信。而信赖缺乏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的历史认知和历史教育让民众无法消除对历史的误解乃至无知。如果不消除认知鸿沟,中日民众之间的真诚交流就无从谈起。
安倍上台后,日本反战及和平的民间团体声势固然减弱,良知的声音和觉醒的力量却从未消失。
当数万东京日本民众集会抗议安倍政权解禁集体自卫权、呼吁保护和平宪法,当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痛斥安倍美国国会演说的“满嘴谎言”,当作家村上春树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一直以“受害者”自居,却从未承担侵略者的罪责……有理由相信,正义的力量最终能够战胜邪恶,推动日本社会对历史的认知回归正轨。
那么,中国人又该如何看待日本人?是否需要“一点就着”的煽动,是否还要继续“恨屋及乌”?
能够理性区分日本军国主义政府的罪行和日本人民,能够客观看待并评价一个曾经给中国带来灾难和浩劫的国家,对于众多身心遭受重创、战争记忆刻骨的中国人来说,太过艰难。然而,正是因为这份不易,才愈发显现中国人民的胸怀与视野,理智与思考。
对历史的省察,对现实的反照,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日本军国主义投降70周年的关键节点,不论对中国民众还是日本民众,都显得格外重要。
愿理性思考代替情感宣泄。愿中日民众真正认识彼此,真诚和平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