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两年,供职于某大型央企的贾先生小两口最近对买房这件事情伤透脑筋,从6月份至今将近5个月的时间里,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房子,无法出手。“看完一圈之后发现能入眼的房子还是太贵,价格降得很不明显。而买得起的不是太偏僻就是户型很差,让人太难接受,”贾先生如是说。
当前,调控已进入第7个月度,楼市库存压力持续加大,传统的“金九银十”也难挡买方市场一边倒的态势,为何不少购房人依然觉得难以找到合适的房源?经过对目前北京市场在售项目的一番走访调查后,记者发现了其中的玄妙。
■ 记者调查
超低底价或是噱头 特价房难买
“有些项目确实明着降价好几千,可是降价后还是高过20000元每平米,我们依然买不起。”贾先生在看过了诸多项目后如是感慨。
记者发现,从目前市场在售的项目可以发现,各种物业类型的项目均有不同程度的优惠推出,以办卡抵现和总价优惠为主,也有少数项目推出特价房,但都是限量,只有到售楼处仔细询问才能发现要想买优惠的特价房源,通常有各种局限。
比如9月初开盘的房山区项目翠林漫步,早在7、8月份就放出消息,84平米房源售价仅12500元/平米,直追周边限价商品房项目。但是业界披露,到项目正式开盘,低价的特价房源最终被仅有的9位购房人以摇号方式获得;位于丰台区的某项目,前不久也推出了优惠房源,记者致电咨询后发现,项目销售已是尾房阶段,余下的房源楼层偏低,户型也相对不够实用。
在位于东四环慈云寺附近的某项目售楼处,记者随机采访了在现场的一些购房人,均表示所谓的“超低起价”,有的只不过是做了几套特价房,实际销售价格并没有松动;有的高层产品、位置和采光都不理想。“特价房要么买不到,要么让你感觉像鸡肋,买也不是,不买也不是”。购房人张女士如是说。
对此,万泽置业董事长陈云峰指出,即使一些热点区域出现了所谓的“跳降”现象,也只是个案,是个别楼盘推出特价房来吸引购房人的噱头。
商住产品不受限 生活成本高
对于贾先生来说,四环内、低总价的小户型是其选房的主要条件。然而贾先生跑遍了北京城,却发现能够符合要求的房源凤毛麟角。“有些项目户型小,价格不高,而且还在地铁周边,但是去到现场一看,才发现并非住宅立项,而是商业或办公立项”,贾先生有些无奈。
目前,市场上在售的楼盘中,商住项目占据了相当多的数量。记者在位于回龙观地铁周边某项目售楼处了解到,购买该项目的客群主要是30-50岁的中青年置业者,投资需求占到项目销售总量的八成。
“产权年限短,这一点可以忽略,大不了以后实力允许了可以再置换。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入住后使用的都是商用水电,价格超出民用水电十倍以上,并且这类项目大部分都没有通天然气,以后的生活成本不可小觑。”贾先生通过现场仔细的勘察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记者了解发现,市场上也有极少数改通民用水电及天然气的商住项目,但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是买来自住,选择该类产品,不能只听销售片面之词,一定要注意相关规定是否在购房合同中明示。
大户型供应量大 购房总成本高
贾先生还向记者反映,曾接到过一些尾房特价的促销短信,打电话过去了解,才发现原来人家卖的是大户型,虽然单价低于市场价格,但是一整套房子下来总价仍然不低,非他所能承受。
亚豪机构数据显示,除了别墅产品,三居及以上户型占到今年总供应套数的41%,而从楼市库存来看,大户型占到了54%。其中四环以内在售项目的套均供应面积为132平米。而10月计划开盘项目中,别墅和花园洋房项目共11个,占计划开盘总量的1/3以上。单套面积基本都在150平米以上,以三居以上户型为主。
“在目前这种调控趋势之下,购房人买房的眼光更加挑剔,无论是首次置业还是升级在经济实力允许的前提下更希望一步到位,未来尤其是核心地段的大户型供应将成为趋势。”一位开发商对记者表示,尤其是中心城区地价高,开发商从提高利润率及成本控制的角度,更倾向于做成大面积的豪宅。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长期以来“90/70”政策的实施一直是总量控制,并且加入了保障房面积的统计。“其实商品房设计上的把关更有赖于90/70的严格执行,并且需要有效的监督,也是十分必要的。”该业内人士说。【作者: 李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