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映照现实、折射未来。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华章。
从本期起,国防周刊推出“军史钩沉”专栏,回溯我军历史中那些启人深思的时光片段,盘点我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决策。我们可以从革命先辈们留存的精神财富中不断汲取澎湃动力,为实现强军梦、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先后在全国发动了数百次武装起义,在农村开辟了大小几十个革命根据地,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了土地革命时期。在广袤的西北地区,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为代表的西北地区共产党人,揭开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他们先后发动兵变、起义70多次。仅南梁革命纪念馆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600多位,还有无数的革命先烈,青山埋骨,没能留下他们的姓名。
1934年2月,为了统一领导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中共红42师党委在华池县南梁小河沟四合台村召开群众大会,再次选举成立新的边区政权——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习仲勋当选为革命委员会主席。1934年11月1日,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华池县南梁荔园堡胜利召开。大会按照刘志丹的意见,确立了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办法,按照选举地区和单位人数比例产生代表,并照顾到工人、农民、军人、妇女等各个方面,层层民主选举,产生了一百多位工农兵代表,再由这些代表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习仲勋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志丹为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由于习仲勋当时只有21岁,边区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娃娃主席”。
在南梁建立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是西北地区有史以来第一个通过层层选举建立的民主政权。
1935年,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西北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陕甘革命根据地(也称为西北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红色根据地,是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为中国革命实现历史性转折做出了巨大贡献。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之所以能历经磨难和挫折而“硕果仅存”,除了道路正确之外,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真心诚意的拥护支持,是一个重要原因。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同志都是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伟大开拓者和坚定践行者。在当年的陕甘边区,习仲勋把走群众路线当作每个干部的行动准则,为了让边区群众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他带头走村串户发动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正是党群之间的鱼水深情,为中共中央和红军长征落脚于陕甘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群众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