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北京,寒风凛冽,走进解放军总医院新门诊大楼的军人诊区却感到温暖如春。我军医院首次设立的“为军服务一条街”令人耳目一新:军人挂号窗口、诊室、药房等保障设施面积扩大,实现功能集成、专区设置,官兵看病就医与地方患者分开,以往空间狭小、拥挤排队等问题得到很大改观。该院在此基础上对为军保障体系进行升级,门诊实现诊室设置集约化、就医流程简洁化、服务环境军味化,进一步释放保障力、促进战斗力。
作为我军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和战时卫勤保障战略拳头力量,解放军总医院党委始终牢记强军目标,深入做好“姓军为兵”“姓军为战”两篇大文章。他们将“姓军为兵”写进规划、融入设计,创新设立“为军服务一条街”,实行专区设置、专科统筹、专门保障,把为军服务作为核心功能突出出来;出台《加强为部队服务工作二十条措施》,明确细化军人诊疗优先优质措施;在竭力确保平诊优先快住、急诊随到随收基础上,首次设立军人住院周转病区,缓解住院候床难题。
在做好为兵服务的同时,院党委始终牢记“姓军为战”的神圣使命,加强信息化条件下战创伤、多发伤、复合伤、烧烫伤等现代战伤救治课题的研究攻关,推动保障视野从传统战略后方往强军前沿拓展。今年9月,在“卫勤使命-2014”演习中亮相的我军新型火线战伤救治器材与装备系列急救包囊,携带便捷、救治高效,受到参演官兵好评,这是该院急诊科主任黎檀实联合军队8家单位共同研发的。
记者翻看该院的科研项目清单感到,含军量高、战场味浓是鲜明特点:研发野战条件下神经血管损伤修复手术箱组,降低未来战创伤致神经血管损伤伤残率;启动《高原缺氧环境抗心肌损伤药物的研发》系列研究,建立高原高寒战训条件下防治心脏损伤立体诊疗体系;开展《海战伤救治护理体系的建立及卫勤装备研究》等研究,提升了海上卫勤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