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石油市场风云再起。今年6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泻千里,已近“腰斩”。
一场石油价格“战争”已经打响,中国能否成为赢家?
油价“腰斩”,一场阴谋?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国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二战以来,围绕石油上演了一幕幕大国角力的大戏。
此轮国际油价骤跌,颇具戏剧色彩。上半年,在利比亚、乌克兰和伊拉克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下,国际油价还在一路高歌猛进,6月19日,布伦特油价达到每桶115.06美元的年内高点。但6月下旬以来,随着地缘政治因素缓解,国际油价即转入下跌轨道。11月27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决定不减产,油价加速下滑。12月18日,布伦特油价跌至每桶59.27美元低点。
关于此轮油价下跌原因的种种讨论中,阴谋论猜测逐渐上升。是美国联合沙特打压俄罗斯,还是沙特意图挤出成本更高的美国页岩油,抑或某些国家在打击中国蓬勃兴起的新能源产业?
“阴谋论的说法尚缺乏证据支撑,甚至相互矛盾。这其中忽略了全球石油供需格局的根本变化。”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室主任牛犁说。
2010年至今年,美国页岩油开发带动全球石油产量大增420万桶/日。今年7月以来,利比亚石油产量回升,OPEC原油产量也频超3000万桶/日配额。
从需求面看,全球经济复苏低于预期,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变革中的我国能源依赖度正在减弱。从7月到12月,国际能源署等能源机构对石油需求增量的预测已从130万桶/日大幅下调至60万桶/日。
沙特石油和矿产资源大臣纳伊米近期再次否定“阴谋”论。他表示,OPEC以外产油国的不配合,加上不正确信息的传播和投机商的贪婪,对油价下跌推波助澜。
“供大于求下,即使OPEC限产,也会有新的石油供应补充上来。”牛犁说,沙特已抛弃了限产保价的传统战略,取而代之的是不惜一切代价捍卫市场份额。
“上半年的高油价并不正常,下半年是对供需反转以来国际油价持续高位的补跌。”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舒朝霞说。
石油兼具政治金融属性。下半年以来,美元走强,地缘政治趋于稳定,基金大量减持多头头寸,加剧了油价的下跌。同为大宗商品,布伦特油价从2011年高点到目前跌幅已超50%,而黄金、期铜、动力煤等价格则下降约40%,凸显了油价中的金融投机因素。
油价的“底”在哪里?
“上周还感觉突破每桶50美元有难度,现在觉得可能性很大了。”一位多年从事油价研究的人士说。
这反映了国际油价的捉摸不定。纳伊米表态,不管油价降到20美元、40美元、50美元还是60美元,对沙特来说都无关紧要。能源咨询公司IHS副董事长丹尼尔·耶金说,页岩油开发成本可能远低于市场预估。
“除非我国经济好转迹象明显,否则进入明年1月份石油需求淡季,国际油价突破每桶50美元、下冲40美元也不是没有可能。”舒朝霞说。
IHS的预计,明年全球石油新增产量220万桶/日,需求仅新增100万桶/日。如果没有突发因素改变供需,油价“探底”之程短期或将继续。
国际油价的持续震荡给各国政府均带来较大不确定性。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等财政收入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国家经济和政治风险都在上升。而以我国为代表的主要石油进口国则大幅降低原油进口成本,短期内赢来利好。
2004年,国际油价首次突破每桶50美元,开启了10年左右的高油价时代。此轮油价暴跌,其背景是北美页岩油气“革命”后的全球石油供需格局转变,以及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格局的重构。油价的平衡点在哪里?或将成为国际经济格局重塑中不可忽略的因素。
我国能否成为赢家?
12日,证监会正式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展原油期货交易。酝酿十余年的我国原油期货即将破茧。
尽管对于我国原油期货能否在国际原油定价权上竞得一席之地有不同声音,但不可否认,此轮油价下跌对我国能源战略部署既是机遇亦有挑战,须精心筹谋。
油价大跌显著降低了我国的用油成本,也是我国增加石油进口和加快储备建设的好时机。数据显示,11月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同比增长65%,我国从伊朗进口原油比10月大增五成。但有无足够的储备库容和对油价走势的精准判断,无疑是制约因素。
油价下跌也为我国能源企业走出去和引进资源提供良机。2009年,借油价大跌之际,我国与俄罗斯等资源国签署一系列油气合作协议,我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也大手笔不断。
“油价下跌为资源并购提供了机会,但近年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资源面临的税收法律风险不断上升,需谨慎从事。”舒朝霞说。
从中长期看,油价下跌对于我国正加快推进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却不算利好。
油价跌跌不休已使煤制油等煤化工行业步入“寒冬”。牛犁说,过低的油价无疑会打击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产业前景,抑制研发投入;成本降低也让一些落后产能有了喘息的机会。
近期两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反映了政府在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上的态度。专家建议,应抓住窗口期,加快我国能源战略和政策体系的构筑,为结构调整持续深入创造良好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