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当地时间12日下午6时许,克强总理的专机抵达内比都国际机场,开始了在缅甸的行程。
14日下午2时许,克强总理结束访问启程回国。
从抵达到离开,克强总理在内比都停留44个小时。此次旋风式访问有何亮点,又取得哪些成果,请跟随我们的全镜头一探究竟。
从会场到机场
这是克强总理上任以来时间最短的一次访问,内比都留下了他匆忙的身影。
11月12日,李克强总理抵达内比都。
此访克强总理披星戴月,马不停蹄,来回都是直接从会场赶往机场。
离开北京时,他刚在人民大会堂结束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会见;离开内比都时,他刚会见完缅甸联邦议会议长兼人民院议长吴瑞曼,便从缅甸议会大厦直奔机场。
12日克强总理抵达内比都时天色已晚,而当他的专机14日抵达首都国际机场时,北京夜色已深。
虽然在内比都停留了44个小时,但正式访问活动集中在1天半。看看日程,就知道总理有多忙。
11月13日,东亚峰会现场。
13日一天的重头戏是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所谓系列会议,实际上包括3场重要的国际会议,即东亚峰会、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以及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克强总理还见缝插针,挤出时间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了双边会见。
对缅甸的访问虽然只有14日半天,但活动内容相当丰富,排得满满当当。
先声夺人倡和平
这是一次唱响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的访问。
面对少数国家在会上可能拿南海问题向中国发难的企图,克强总理沉着应对,率先发声,唱响中国“好声音”,得到与会国家的积极回应,展现了一位大国领导人的自信和智慧。
11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10+1会议上发言。
东亚峰会上,克强总理是东盟域外国家领导人中第一个发言的;10+1会议上,克强总理又第一个发言。
发言中,克强总理直面所谓敏感问题,形象、深入地阐述了中方立场,给东盟国家再次吃下一颗定心丸。
在谈到南海问题时,克强总理重申了“双轨思路”。他说:“邻国是不能选择的,彼此长相往来,低头不见抬头见,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中国古训说‘里仁为美’,只要我们始终秉持以诚相待、求同存异之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爬不过去的坡。”
11月13日,李克强总理出席10+1会议并发言。
在谈到中国的外交政策时,克强总理说:“中国始终是东亚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由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实现现代化这个现实根本利益所决定的,绝不因任何外界干扰或质疑而改变。”
克强总理的宣示并没有停留在口头。他说,中方正与东盟国家商讨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就是为双方世代和平共处提供制度框架和法律保障。
实实在在促合作
这是一次实实在在推动地区合作的访问。
从东亚峰会上提出的六大重点领域到10+1会上提出的六点建议,再到10+3会议上提出的六点意见,克强总理在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上拿出了一份内容厚实的“中国方案”,充分表明中国为推动东亚的繁荣发展和加强中国—东盟合作是“真出力”。
11月13日,出席10+3会议的领导人合影。
今年被誉为是中国—东盟合作“钻石十年”的开局之年。自去年以来,中方提出了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2+7合作框架”等一系列重大倡议,为中国—东盟合作规划了美好蓝图。
会上,克强总理又宣布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向东盟国家提供100亿美元的优惠性质贷款,为的就是共谋发展,把双方合作的“蛋糕”做大。
11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10+1会议上发言。
正如克强总理所言,“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真诚一贯的,希望以自身发展带动地区、惠及周边是发自内心的。”
真心诚意固友谊
这是一次真心诚意巩固与缅甸传统友谊的访问。
一提到中国和缅甸,人们就会联想到“胞波”情谊。两国山水相依,两国人民之间的“胞波”情谊源远流长。
28年前,在团中央工作的李克强曾应邀率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缅甸,亲身感受到中缅“胞波”情谊;28年后,李克强以总理身份首访缅甸,旨在巩固和深化这段传统友谊。
11月14日,缅甸总统吴登盛为李克强总理举行隆重欢迎仪式。
虽然这次访问缅甸时间短暂,但成果却是沉甸甸的,仅签署的合作协议总值就达到80亿美元,相信这些务实合作将进一步造福两国人民,为“胞波”情谊增添现实的注脚。
11月14日,李克强总理与缅甸总统吴登盛见证两国签署多份协议。
缅甸政治转型后,中缅合作项目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为夯实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克强总理特意抽空走访了内比都一所学校。他再次来到缅甸青少年中, 与他们交流谈心。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中缅友好当然要从娃娃抓起。
11月14日,内比都第十四中学师生欢迎李克强总理到来。
努力学习,积极向上,更好地传承中缅“胞波”友谊,让中缅友好事业后继有人——克强总理勉励孩子们的一番话寄托了他对发展中缅关系的诚意和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