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正文
  • 墨色非成规,青花造妙境

  • 时间:2014-11-13 新闻来源: 热点资讯网
  • 中国教育品牌网讯 叶建新,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美术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景德镇陶瓷学院研究生导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中华陶瓷大师联盟常务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十大杰出艺术家,北京市旅游文化使者,中国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

    墨色非成规,青花造妙境——叶建新的水墨青花世界

    境界:笔墨精神,大师艺术写照

    瓷语:水墨青花开新境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上,艺术的创造是人类文明世界最隽永绚美的色彩。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艺术成就辉煌。神驰于物,艺塑成器,宛若天工开物,纷繁多彩的中华艺术品联翩耀世,赢得举世赞誉。
    说到极致艺术之精粹,则绕不开集工艺、匠心与旷世美感、华贵气质于一身的中国瓷器。历代以来,中华瓷器皆为皇室贵族之尊宝、士绅富商之珍品、平民百姓之所需。而以艺术为分野,则每一瓷器精品皆为匠心独运之所为,其中倾注、凝结了中华艺人与工匠的无限神思、精力、情愫,方能成为世间独一无二的杰作。
    于是乎,作为华夏文化的真髓,中国瓷器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从中国远涉陆路、远渡重洋,运抵欧洲,欧洲人遂以瓷器的谐音“China”为“中国”之称谓,足见瓷器在中国历史及文化上卓荦非凡的代表地位。
    正是被瓷器这份独特的艺术品质所吸引,我亦时时徜徉在她那精美、细腻、光华的艺术天地。佛家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眼前的每一件瓷器,每一幅瓷画,在我看来,都藏有一段言表以外的意境。确切地说,每一件陶瓷精品的出现,都是一半天成一半人意。摩挲着温润如玉般的瓷器,而神游乎意象之间,感受着中华瓷器悠久的历史和艺术的魅力,让人欲辨忘言。
    人类天生就有慕名的求知欲,当见到并喜欢一种事物后,便想对其进行探究。在关注瓷器的日子里,一个偶然机会,我得到一册《叶建新水墨青花作品集》。身为瓷器艺术门外汉,我固执地认为,一件好的作品放在那里,应该与名声、地位、资历没有任何关系,它所呈现的就是感动你的地方,比如意境、美感,而造型、画幅的背后,应是人格高洁的光亮。正如北宋画家范宽《溪山行旅图》当年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览时,台湾画家刘国松竟“感动”地流下眼泪,为的就是画家“诚恳”地画出了山的庄严与伟大,这亦是一位艺术家内心的感动和自白。
    叶先生的水墨青花瓷就这样安静的印刷在画册里。那一天,我“掉”在里面,流连忘返,每翻开一页,都似“柳暗花明”带来新的惊喜。欣赏这些作品,悠然忆起那句中国画界名言——“师古人不如师造化,师造化不如师心源”。
    按照这册作品集的介绍,叶建新的身份之一是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此前,我曾采访过这所大学的另一位教授,擅长甲骨文和小篆的书法家陆健先生,藉此缘故,在春色不寒杨柳风的时节,由陆健教授引领,我走进中国传媒大学叶建新工作室,分享了属于他的水墨青花故事。

    2 0 1 4 净 瓶 系 列

    画境:咫尺千里,递见岚溪云岫
    叶建新的这间工作室不足20平方米,简素而雅致,临门一排竹栅屏风,一张罗汉床,一套硬木茶具,几尊宋式圆凳,营造出一方风雅无边的会客小天地。其余空间,陈设着一些器形高低方圆琳琅的水墨青花瓷瓶、瓷板画,让到访者时时游目移神于曼妙无声的艺术意境,每每忘却了主客间的言谈话语。
    “叶教授是当代中国新写意山水画派的代表人物。所以,我以为他肯定是先做国画大师,没想到他竟然在瓷器方面先做了工艺大师。”陆健先生做开场白。
    叶建新长发潇散,微笑不语,悠闲坐于茶几前,为我们分杯斟茶,谦和而不失学养。主人如是,我亦何拘。于是,顺着陆健先生的话题,宾主分茶论道,品茗谈艺。
    作为画家的叶建新,师承中国现当代山水画大家李可染的亲传弟子邵声朗先生,在笔墨创作上带有些李家山水画的特点,游走于中国绘画创作的道路上已逾35年。正所谓画如其人,观叶建新的纸上画作,走笔布墨,率性而为,挥洒自如,畅快淋漓,浑然天成;每一次晕染、每一滴墨迹,都能感受到他在作画过程中注重笔墨的运用,并深得传统笔墨的精神内涵,行笔用线,融合枯、湿、破、圆笔,游走中、侧、逆、散、顺、尖锋,曲尽飞涩、徐疾、粗细、干湿之妙,轻重缓急,提按拖拽,点戳拂扫,自然有度。
    艺术的魅力,来自创作者鲜明的个性。在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叶建新又开创出一派新颖的叶氏水墨画风——强化笔墨运动的旋律感,皴擦点染勾,涩滞之中蕴涵一股强大的动力婉转往前推进,使笔的运动既沉着又放逸,动而不飘、凝练苍劲,从而使画中物象呈现一种“动”的感觉;“动”则“生”,“生”则“活”,古人所谓“气韵生动”,正是这种生命气象的演示。
    那么,这一“气韵生动”水墨画风所为何来?经叶建新一番笔墨技艺阐释,我们始知其中墨里之玄机、墨韵之精华:但凡下笔,处处精到细致,焦、重、浓、淡墨运用须错落有致,恰到好处;墨迹或小至点、线大至块、面,乃至满幅之阔,浓可黑如点漆,淡可渺似轻烟,由浓到淡的中间层次变化万千;线条悠然没骨,被包裹在片片墨迹里,犹如骨架支撑起整片画作;一处处墨团,即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不同墨色的交错叠加,宛如一曲优美的交响乐章。这些或明或暗、或干或湿、浓淡相映的墨色之美,与用笔的力度美、动感美、旋律美构成了内涵丰富、令人神往遐想的画面,从将绘画艺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墨已不是墨本身,而是叶建新的心声,绕梁三日,悠远悠长……
    作为知名书画评论家王鼎曾一气舒卷,沛然感慨:“读建新大作,可纳浩然之气,得以脱世累之桎梏,如破笼之鸿鹄。心泰神怡,万虐不侵,烦尘尽消!如云中漫步,梦里听岚……”
    对此,叶建新亦作艺术感悟:“作画,便是将自己放在一个更广阔、更永恒的角度去思考和反观自然。笔触间所创造的山水,正是自己心中的山水,山之气韵和自己的精神在笔痕间完全融合。”
    老子《道德经》有曰:“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聆听叶建新的谈艺心声,俯思老子的玄妙语境,我在不断地思考,丈量自己对艺术精神内涵的理解,并坚信艺术就其本质而言其实是一种象征,是一种表现人类情感的灵动符号;情感的潜流,是艺术灵感的源泉,来自作者特有的思想情怀。而这种情怀,需付诸于一定的载体,这个载体,少不了一场机缘。

    跨界:不让“墨”守成规

    叶建新,一位在当今书画界享有声誉的大师级人物,其跨界接触瓷器艺术,确实来自一个偶然机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热点资讯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编辑QQ:2424125586 投稿邮箱:zgrdnews@163.com
    Copyright ? 2010 www.armintz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资讯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互联网服务中心 京ICP备190063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