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联合声明中最重要的,是释放出了优化经济增长战略的信息。中国首次提出的减排新目标作为一种承诺,将转化为一种强约束,让政策和经济资源更多地向新能源研发和绿色产业倾斜。
中美两国12日在北京发布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宣布了两国2020年后各自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在声明中,美国首次提出到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较2005年整体下降26%-28%,刷新了美国之前承诺的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17%的目标;中国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左右中国碳排放有望达到峰值,并将于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
作为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中美两国同时也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两个国家。根据全球碳计划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球人类活动碳排放量达到360亿吨,中美分别占29%和15%。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美两国责无旁贷。
但在共同承担这一国际责任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差异性。一方面,全球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内叠加效应的反映,美国等先行工业化国家需要承担更多责任,中国碳排放量猛增,是最近30年工业化发展迅速、经济活动大大增加的结果。假如仅以近期碳排放量划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有失公平。另一方面,后发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能以牺牲其发展诉求为代价,否则同样有失公平。
中美联合声明中,对于控制碳排放量采取了不同表述形式。美国采取了计量表述形式,中国则是划出了碳排放量封顶期限。在不同表述的背后,包含了不同的责任分担。这也符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中美联合声明,还明确释放了合作开发清洁能源的信息。中美两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投资国,但是,过去在技术开发转让等合作方面较为滞后。中美联合声明用一半篇幅阐述了今后两国在许多方面的合作项目,这不仅为以技术创新降低当前减排成本创造了条件,也大大拓展了两国的市场空间。如果进展顺利,从减排技术到能源市场领域,都将发生巨大变化。
中美联合声明中最重要的,是释放出了优化经济增长战略的信息。凭借页岩油气革命和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的约束,美国大型温室气体排放源已在逐年减少,这也是其敢于宣布新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底气所在。而中国也已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粗放式增长模式正处于调整之中。中国首次提出的减排新目标作为一种承诺,将转化为一种强约束,让政策和经济资源更多地向新能源研发和绿色产业倾斜,而限制“三高”产能的力度今后将有增无减。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一直进展缓慢。历届联合国气候大会难以取得实质成果即反映了这一现实。中美联合声明,以及刚刚结束的APEC《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共识》对于发展绿色经济的多次表述,为激活全球气候谈判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