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已下发《关于企业年金基金进行股权和优先股投资试点的通知》,启动了企业年金基金股权和优先股的投资试点。”10月2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透露。
李忠是在2014年人社部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上述消息的。李忠表示,启动这个试点的目的,主要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的要求,并借此扩大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范围,改善投资效率,提高投资收益,同时也分享国企改革的发展红利。
据李忠介绍,试点第一批选择了中石化销售板块重组和铁路发展基金,均为大型国企的优质项目,预期收益较好,对投资也有回购的承诺,能够保证企业年金的流动性。
“这个试点工作不仅对完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政策、拓宽投资渠道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配合新一轮的国企改革、丰富融资渠道、助推资本市场发展等方面,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李忠强调。
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企业年金资金规模累计达到6714.32亿元,实际投资运作资金规模达到6471.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11%、25.38%。同时,今年上半年投资收益为208.57亿元,上半年累计收益率为3.44%。
从分项指标来看,今年第二季度固定收益类资产规模为1262.67亿元,加权平均收益率为1.76%,含权益类资产规模为5125.92亿元,加权平均收益率为2.14%。股权和优先股的投资试点属于权益类资产,这意味着企业年金权益类资产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去年发布的《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投资优先股的比例不受现行证券品种投资比例的限制,具体政策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制定。
嘉实基金认为,也就意味着社保基金、企业年金投资优先股不会对其他证券投资品种(如普通股、债券)造成直接的挤出效应。
目前,包括企业年金在内的长期资金应加快入市。2014年7月28日,本报头版刊发题为《五类旧条例 捆住十万亿》的文章提出,包括养老金、住房公积金、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企业年金在内的10万亿元长期资金长期处于贬值中,引起资本市场广泛关注。文章指出,加快10万亿元长期资金入市,可以实现养老金等社会公共基金实现保值增值,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同时可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此外,2013年,本报10月16日头版刊发的题为《寻找中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怎样把政府豢养的几只胖老虎、懒老虎放出来》的报道引起业内多方关注。文中指出,“强化养老基金、企业年金等的投资回报,其实就是资本市场上的‘民生优先’,就是资本市场上的‘惠民’举措,也是助推消费的强大动力。”
分析人士认为,积极推动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入市可以改善资本市场结构,增强资本市场的稳健性。目前资本市场存在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机构投资者比例相对偏低、市场的波动性偏大等问题。价值型蓝筹股长期是“投资洼地”,投资者过分追求短期投资收益。如果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有利于优化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以及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