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因泰国“大米换高铁”项目的停滞,“中缅铁路因遭民众抗议搁浅”等事件的影响,网络出现了不少类似“高铁外交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中国高铁墙内开花墙外未必香”等唱衰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言论。然而,在7月25日,中国在海外承建的首条高铁在土耳其正式通车,中国高铁以最有力的方式为自己有能力走出去正名。
土耳其安伊高铁全长533公里,虽然由中国为主承建只有158公里路段,但却要修建33座桥梁及39个隧道,工程难度非同一般;日后“中国制造”将与欧美公司承建的路段进行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的同台打擂。中国高铁向全球技术安全标准最苛刻、技术壁垒最厚重的欧洲大陆挺进,安伊高铁将成为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中国服务在欧洲大陆的活广告。
或许有人会说,短短的158公里路段,说明不了太多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不该忽视一个重要的时间问题,安伊高铁我们是2006年中标的,此时,距中国真正推进高铁建设仅仅过去2年时间;而现在,我们国内已开通运营的高铁里程早已超过1万公里,成为世界第一,在各种地质、气候条件下的高铁建设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储备。可以说,中国高铁走出去,我们现在有了更多的底气,要不,李克强总理不会5次出访,就有4次推介中国高铁。
诚然,中国高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受到各国不一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和泰国、缅甸的合作均是如此;此外,还会遇到国际贸易壁垒问题,欧美发达国家掌握了很多行业标准,只有跟他们接轨才能进入相应的国际市场。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如何把风险降到最低,这些都需要时间,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中国高铁已逐渐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一是技术能力优势,中国高铁是对世界先进技术引进、吸收和创新,并且已经从一个后来的追赶者成为了高铁领域的领跑者;二是建设成本优势,中国高铁造价只有国外造价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成本优势明显;三是工业规模优势,中国拥有全球最为庞大、完整、系统和高效的产业供应链;四是建设经验优势,辽阔的国土为中国高铁建设和运营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这往往能在关键时刻成为制胜的法宝。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国高铁的走出去战略,需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我们不应过多地看重眼前的利益和成果,而应该相信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开花总有结果时。(张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