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属实验学校 李坤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门集设疑、激趣、引思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艺术。不仅要讲究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好的课堂提问,是信息输出和反馈的桥梁,是师生产生情感共鸣与沟通思想认识的纽带,并且能够引领学生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正确认识课堂提问的作用,讲究课堂提问技巧,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课堂提问;原则;艺术性;设问点
一、前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提问是设计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课堂提问的类型和方式非常多,只有对课堂提问进行精心设计,恰到好处地使用,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获得良好的效果。下面就结合笔者的体会,对此谈几点看法。
二、目前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在课堂提问中存在一些误区和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
(一) 提出的问题 “只顾数量,不求质量”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问随意,想到什么问什么,有些问题过于简单;一次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学生找不到核心问题;提出的问题过多,不分主次,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在应付状态。早在1912年美国著名学者史蒂文斯和白拉克等人曾经对中小学教师的提问作过调查,结果表明,小学教师平均每天要问大约349个问题,其中,小学教师平均每天都要提问约定俗成的两个问题。
(二)等候答案的时间过短
学生回答问题时需要时间酝酿和思考,可是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叫停,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思考的状态。因此,从问题的提出到指名让学生回答就应该有一个适度的停顿。至于停顿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可根据提出问题的难度和学生的举手情况而定。
(三)答案被老师控制
由于师生之间在课堂中存在着一定的权势差异,有的时候,即便是把问题抛给了学生,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给了学生,但是仍然会不知不觉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轻易地加入个人主观性的评价,阻碍了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四)课堂提问存在不平等现象
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应该对每一位学生都是平等的,但是实则不然。有调查显示,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教师的提问的次数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提问次数因学生学习成绩的不同而不同,尽管这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因材施教,但在反馈答问时,教师对优等生采取正反馈多,而对学困生则采取无反馈方式多;在语言风格上,对学优生采取民主型的语言风格,而对学困生采取指令的语言风格。教师的不公平行为,导致学困生与学优生在学业上的进一步两极分化,这样课堂提问的方式必然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小学课堂最优化提问的原则
(一)明确性原则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教师提问的语言既要顾及数学本身的特点,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语言表述要准确精辟,不能含糊不清。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入1/4+1/5之后提问:“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有的回答:“都是真分数。”还有的回答:“分子都是1。”显然,这一提问不明确,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教师的提问意图。如果改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的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
(二)目的性原则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材中心,考虑学生要学到什么,思考什么,会形成何种能力和品质,通过问题的切入,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转变为感知的对象。由浅入深地进行判断性的提问、叙述性的提问,叙理性的提问和发散性的提问等不同层次的的提问。教师切忌经常使用诸如“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问题回答形式。
(三)层次性原则
问题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能拾级而上,不要前后颠倒,问得学生莫名其妙,扰乱学生的思维顺序。听课中经常遇到类似的事情,本来教学思路是很清晰的,但听着听着就感觉思路有些不对,看了周围听课教师所整理的听课记录,发现其他人也是对此无从下手。再听听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回答依然是一头雾水,才知道讲课者的提问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程序,才会陷入这种境地。
(四)启发性原则
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理解。没有启发性的提问是没有实际价值和意义的,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备启发性,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认知体系中找到问题的引发点,从而使学生产生由质疑到解疑的思维过程。
例如:教学《角的分类》一课时,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积累,对小学阶段的几种角都已认识,教师在课前导入时就可以这样进行提问:“同学们都认识哪些角?请你们在教室中找出这些角。教室中有这么多种不同的角,你们会对它们进行正确的分类吗?”问题提出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就被调动起来了,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精心地设计提问,能给学生指名思维的方向。
(五)开放性原则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创新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课上让学生用若干根火柴拼四边形,并尝试多种方案;又如,在教学找规律时,教师先引导学生从物体的颜色、形状、个数的不同来分别来发现排列规律,接着又出示围成圈的男女同学跳舞图(动感图),老师:“元旦联欢会上,我们班出了一个节目,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可以从男女生的排列、服饰款式、舞蹈动作的排列等来发现规律,甚至可以从更多的方面来发挥想象力。
(六)灵活性原则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灵活地处理这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当场设计出一些问题,以调整并改善教与学的活动。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了整数减带分数之后,要求学生做5-(2+1/4)等于多少。有一个学生只把整数部分相减,得3+1/4;另一个学生从被减数中拿出1化成4/4,可相减时5又忘了减1,得3+3/4。在分析了这两名学生做错的原因并订正之后,教师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提出:如果要使答案是3+1/4或3+3/4,那么,这个题目应该如何改动呢?这一问,立即激起全班学生的兴趣,大家议论纷纷。这一问题恰好把整数减带分数中容易混淆或产生错误的地方展示了出来,这种问题来自于学生,又由学生自己来解决的方式,不仅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益,而且还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巧妙性原则
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时,教师要善于思考,或在“无疑”处设疑,或于内容重难点处、关键处、结合处设疑,使课堂教学时有波澜。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节课,时间过半,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个公式求一般三角形的面积。正当学生充满了成功的喜悦时,老师抛出了一道“奇特”的题目:计算左图三角形的面积。并采用竞赛的形式把课堂气氛搞得很热烈,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结果,几乎全班所有学生的答案都是4×6÷2=12(平方米)。当学生又一次为自己的“胜利”而感到愉悦时,老师笑着说:“你们都上当啦!”一语出口,如在已有涟漪的湖中投入一块巨石,学生的情绪达到了极点。这时老师才在学生思维异常活跃的情况下,揭示出其中的奥秘,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八)趣味性原则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趣味化和新颖化。我们所传授知识的对象是只有10岁左右的孩子们,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着童趣的色彩,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他的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内容应该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在愉快中接受学习。
例如:学校举办了一次跳高运动会,某班有12名同学参赛,又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这个班有21名同学参赛,那么两次运动会共有多少名同学参赛?如果回答有33名同学参赛,不一定对,因为有可能一些同学既参加了跳高运动会,又参加了田径运动会。只有在所有同学都只能参加一场比赛的情况下,有30名同学参赛的答案才是正确的。教师指出解决上述问题,涉及到本章将要学习的重叠问题的知识,因此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主动投入学习。
(九)思考性原则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理解的疑难处、规律的探求处提出问题。在知识的关键处提出问题,能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出问题,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学生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在规律的探求处提出问题,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学习新知识,得出新规律,并且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将圆剪开并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的公式。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圆的什么?从而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使学生得到了思考的乐趣并获得了新知。教师提出:
①若把这个圆平均分成64份、128份……这样拼出来的图形怎么样?
②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就是原来圆的什么?
③怎样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半周长×半径=(2πr/2)×r=πr2
(十)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简单的随意提问引不起学生们的兴趣,他们随意的回答并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超前且深奥的问题又让学生不知所云,而且会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畏难情绪,失去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难度,才能激发学生的回答热情,因此这样的提问效果值得我们去分析、去探讨。这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很高。
四、精心设计问点
(一)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
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例如:教师出示一颗拟人化的太阳,学生觉得非常新奇,这是教师唱了一首歌:“早晨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东西南北认清方向。”唱完以后,教师便问学生:“你们知道这首歌诗什么意思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师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在教室面对虚拟的太阳,之处东南西北。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
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因素,抓住教材中最能引起发散思维的发散点设问,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经验,对学生的数学建构有着积极意义。一题多解,就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突破原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原有的解题经验,寻找更多更新的正确的方法。通过对一题多解的讨论,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去观察去思考问题,让学生进行多种信息的互相交流,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找寻答案。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抓住知识的关键点提问
所谓关键处就是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或转弯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疑难的地方。抓住知识的关键点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理解有这重要作用的地方,或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点设计问题。抓住这些内容提问,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理解并掌握知识点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关键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识水平,提出难易适度并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四)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
抓住知识的难点和学生的疑点设计的提问,既可以化难为易,又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针对教学疑难点设计指导性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式,达到深刻理解知识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教学“分数除法”时,学生受分数乘法思维迁移的影响,会提出类似的观点“分子除以分子,分母除以分母”,但却不能确定是否正确。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先不要急于否定学生,可以问一问学生为什么会这样想?能否举几个例子来证明一下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在验证假设的过程中,学生对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也就有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了。
(五)在法则、定律和性质推导处提问
针对定律、法则与性质的推导,提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在观察思索问题的同时,能够依照一定的思维顺序,抓住数量间的联系和事物自身的特征,并且提炼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达到加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的目的。
总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联系教学实际,精化提问的内容,把握提问的时机,讲究提问的技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发现问题的能力。当然,对于教师来说,提高小学课堂提问艺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要求我们教师要积极地学习,不断地反思,时刻为自己“充电”。进而达到师生共同进步,创造教和学的和谐发展,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龙淑,涂荣豹.数学启发式教学中的偏差现象及应对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10):66
[2]李建平.问中自有精彩处[N].中国教育报,2001-12-25(3)
[3]龙梅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之我见[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132
[4]张文全,周化宇.提问技能 扳书技能[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陈小娟.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研究与概述[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
[6]王清宇.和新老师谈课堂提问[J].小学教学研究,1982(1)
[7]刘霞.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研究的现实意义[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7)
[8]袁来凤.从课堂提问的两个例子谈起[J].江西教育,1982(12)
[9]宋包文.让学生爱学数学[N].中国教育报,2002-6-25(2)
[10]陈清容.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9
[11]李祎.生成性教学资源调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7(3):60
[12]布鲁巴克.西方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G]矍葆奎.教育学文集: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421
[13]李步斗.课堂提问浅谈[J].江苏教育,1981(4):43
[14]张士清.课堂语言艺术基本功训练[M].(杭州大学出版社).2001
[15]刘书龙, 韩建兰.谈谈优化课堂提问[N].光明日报,2000-1-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