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型养老保险中国人寿参与个人税收中国养老信息网简称中老网,中老网致力于免费的,公益的养老院,老年公寓网站查询服务。中老网倾 力打造全国最好的养老信息门户网站,详细介绍老年公寓,养老院等信息。中老网2011年10月26日报道:
10月25日,由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指导,中国人寿主办的“百岁风华”摄影大赛作品展在京揭幕。中国人寿集团公司副总裁张响贤昨日指出,本次摄影展是中国人寿积极响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全国敬老月活动的具体举措,也是中国人寿长期致力于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的又一实际行动。与此同时,中国人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了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和“新农保”等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推动养老养生产业发展等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健康支持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更加全面地投身老龄事业。而对于上述提及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问题,其并未透露更为详尽的信息。但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海争取了3年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有望 年内变成现实,且目前拟参与试点的数家保险公司正厉兵秣马准备抢占这一市场。也有报道称,试点何时推出并无具体时间表,预计年内推出的可能性甚微。信息化建设在促进保险业结构调整,支撑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日渐显著。近几年来,后援中心建设、数据集中处理、依靠技术的力量延伸服务等项内容已成 为各家保险公司战略发展重点。为了深入反映保险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本报对中国人寿10多年来的数据大集中历程进行了采访,并将在近期继续对更 多的保险公司信息化建设成果予以多视角的系列报道。信息化建设在我国保险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技术改变生活、改善民生的大环境下,保险企业应用技术促进服务创新、推动业务发展、保障运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http://www.yanglao120.com) 进而提升竞争优势已成为发展趋势。正如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董事长袁力所说:“深刻认识技术改变生活、技术改变规则、技术改变业 态的新趋势,准确把握科技进步带来的机遇,在应用技术手段拓展新兴渠道的同时,将传统渠道与新兴渠道有机结合起来,方为强业之道。”2011年中国人寿顺 利完成了全国数据大集中,进一步为技术推动业务创新奠定了基础。在此背景下,记者以中国人寿数据大集中为主线,对其信息化建设状况进行了调查采访,以期展示技术对保险业发展的作用。自分业经营以来,中国人寿信息化建设始终围绕公司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辅助、支撑和引擎的作用。数据集中工作是中国人寿信息化建 设的主旋律。15年来的集中历程充分诠释了中国人寿总裁万峰所说的“信息技术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公司改革发展的关键着力点”这一内涵,通过完 成数据从地市/县支公司集中到省级公司,再到今天的全国集中,推动了业务从地县级分散管理到省级集中运营,再到深化经营管理体系改革中的管理集中和服务延 伸。因此,中国人寿15年的数据集中历程,是信息化建设的历程,更是技术改变规则、技术与业务融合的历程。早期数据状况1996年7月23日,中国人寿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分设出来,当时名为中保人寿。那时公司信息化建设近乎空白,省级公司不产生数据,机房非常简单,每 个县级数据中心和地市一级公司的数据交换主要都是通过报表实现的。每隔一个月,县公司将这段时间的数据汇总成一张报表,通过电话拨号方式上传到地市级公 司,再由地市一级汇总后上传到总公司。总公司就是通过这种层层汇总方式实现对分公司的管理。显然,这种管控模式使得总公司、省市对作为业务命脉的县级公司掌控不力。县级公司打出的保单,省市一级公司不知道,就连一个地方险种到底卖多少钱,省 市公司也不清楚,县级公司交上来的报表只能看到保费数额,赔付率、准备金等重要数据无从掌控。总公司更处于近乎两眼一摸黑的状况。可以说,这时候中国人寿 的数据状况是信息孤岛林立,数据集中刻不容缓。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人寿的数据集中也背负着巨大的历史包袱,既要兼顾20世纪80年代的老险种,还要考虑2000多个地方性险种,在数据集中设 计中如何妥善解决老保单数据成为棘手的问题。同时,中国人寿机构庞大,广阔的地域、分散的业务处理模式和参差不齐的IT水平,更给数据集中带来异常困难。[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养老信息网无关。中老网:www.yanglao120.com中老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