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总收入和滚存结余在2012年双双突破了3万亿大关,但这却并不能证明中国的社保制度已经迈入了“高富帅”的行列。相反,基金收支的大进大出正在掩盖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
财政部昨日公布的《关于2012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的说明》显示,2012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31411亿元,比上年增长22%;总支出23931亿元,比上年增长27%;本年收支结余7480亿元,年末滚存结余37540亿元。
不同的社会保险种类对于结余有不同的要求,并非越高越好。养老保险作为积累型的制度,滚存结余增加是利好。在3.7万亿的结余中,养老保险的累计结余占到三分之二。但对于其他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险险种,结存量过大并非一件好事。
财政部分七项公布了社会保险各险种去年的决算数,失业保险收支不平衡的情况最为突出,滚存结余额相当于当年支出额的6.5倍,这意味着即使不再征收失业保险费,当前的结余也够发6年的失业保险金。
这只是一个全国的平均数。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保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昨日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全国失业保险结余系数最高的省份青海,已征收的失业保险基金甚至可以够用30年。
3000亿失业保险金沉睡
财政部的决算数显示,2012年失业保险收入1139亿元,比上年增加215亿元,增长23%,完成预算的124%。其中,失业保险费收入1081亿元,比上年增加196亿元,增长22%,完成预算的123%。
对比2011年的决算数可知,2012年失业保险收入23%的增长还算保守——2011年增速为42%。而与连年的收入超预算相比,失业保险的支出却连年完不成预算。
2012年失业保险支出450亿元,比上年增加18亿元,增长4%,完成预算的91%。其中,失业保险金支出181亿元,比上年增加21亿元,增长13%,完成预算的88%。
连年的收大于支,造成了失业保险基金滚动结存大幅增加。2012年收支结余689亿元,年末滚存结余达2930亿元。2007年这一数字仅为979亿元。
褚福灵表示,失业保险是一种现收现付的制度,近年来收入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是扩大了覆盖面,虽然1999年失业保险条例施行时,就把事业单位人员纳入了制度范围,但事业单位人员陆陆续续地进入制度还是最近数年。
事业单位人员是一个就业和收入都相对稳定的群体,失业保险费的征缴也比较容易,同时这部分失业率也非常低,大量人员缴费却很少人需要失业保险,从收入和支出两个维度都加重了失业保险的失衡。
“失业保险结余只要够半年到一年用就足矣。”褚福灵说,现在的结余量是当年支出量的6.5倍显然太高了,这说明现行失业保险的缴费机制和待遇机制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作出双向的调整。
褚福灵说,降低费率和提高待遇是降低失业保险结存的两套途径,但降低和提高的幅度需要政府根据实际的数据来决定,不能过度。
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降低费率,以北京为例,国家规定的费率企业缴费2%,单位缴费1%,北京实行的标准是企业缴费1%,单位缴费0.2%,总费率还不到国家费率的一半。
失业保险的悖论
一方面是失业风险低的事业单位人员缴纳失业保险,另一方面却是真正需要保障的大量农民工没有纳入被制度覆盖,这是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悖论。
失业保险是保障失业这一特定人群基本生活的制度,失业保险资金支出的低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的就业局势稳定性。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珍对失业保险参保人群的分析得知,失业保险并没有有效覆盖到以农民工为代表的真正需要失业保障的人群。
根据2012年统计公报,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52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08万人。其中,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7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1万人。
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万人,2702万人只占到总量的10.2%,同时,由于中国实行登记失业制度,大量的农民工不在中国的登记失业制度之内。
参加失业保险的2702万农民工,用人单位大多以“农民合同制工人”方式为其参加失业保险。以这种方式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个人不用缴纳失业保险费,由务工单位按2%的比例为其缴纳。
李珍认为,即使是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基金对他们的给付水平也是偏低的。
现行制度规定,如果务工单位为农民工连续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1年以上,农民工失业后,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其参保缴费每满一年给予一个月生活补助费的方式,为农民工一次性计发生活补助费,但最长不超过12个月。
以北京为例,若是有城市户籍的失业人员,北京是按照缴费年限不同发放不同的失业保险金,最低档为每月892,最长可以领取24个月。但若是农村户籍给予一次性失业补助,标准则为每月728元,最长不超过12个月。今年,北京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为1400元,农民工的失业补助标准只相当于最低工资的50%。
来源:第一财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