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李女士最近烦透了,孩子刚刚上小学一年级,令她没想到的是,小学的规矩特别多,一板一眼都得按老师的要求来做,“从来没想过,写个简简单单的数字竟然要这么复杂,拿2来说吧,哪里起笔、哪里转弯、哪里收笔都有讲究!儿子写的经常不合规范,被打回来重写。”“这样会不会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让孩子整个人变呆?”
一上小学,规矩就多了
家长担心孩子会不会变呆
李女士费尽周折让孩子择校进入一所名校,本以为名校教育理念先进,没想到刚开学她就和老师产生了观念冲突。
一年级学写字是重要的一课。开学第二天晚上,老师在QQ群里贴出了一个小朋友的作业照片,表扬他作业认真、工整,还特别指出他“每个笔划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都很标准”,老师请家长配合,让孩子写字时一定照着书上的范例,每个笔划都看好位置再下笔。
“要求这么细,有这个必要吗?”在李女士看来,只要孩子能把笔划写对,尽量写端正就行了,非要照着格子写,哪里还是写字?分明成了“画字”。
老师类似的要求还有很多,比如包书皮一律要用透明包书膜;买铅笔一定要买六个棱的,而不是圆柱的……
“这些规定有些不近人情了,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会不会变呆?”李女士说,在家里,她对孩子是任其“自由发挥”,“我们就怕规定太多,会抹杀了孩子的天性!”
“慢学生”让老师抓狂
没考上好大学,却成了博士
对于李女士的烦恼,小学老师则认为,刚入学的孩子正处于习惯养成阶段,这些规矩是必须有的。
另一些老师则在积极反思,南师大附中的张小兵老师在文章中描述过一位以“慢”为个性的学生。这个外号“阿慢”的学生已毕业多年。高中第一次作文课,两节课过去,同学都交作文了,只有他一人没交。他很认真地说:“老师,十几年的成长经历,90分钟以内写出来,您不觉得太仓促了吗?我得好好回味一下,您给我点时间慢慢地写。”张老师意识到,“当堂完成”的要求未必有道理。三天后,阿慢的作文交上来了,漂亮的正楷字,卷面干干净净,结尾的话,让全班同学和老师为之鼓掌:“成长,不是一件着急的事,得慢慢地来。”
“阿慢”凡事总是慢一拍,但总是能做到最好。高三模拟考试,他语、数、外三门功课没有一门试卷能做完的,就连他最喜爱的作文,也只写了不到一半。
高考成绩出来,“阿慢”考得不理想,只进了一所工学院。十多年后的一天,“阿慢”找到了张老师,他博士毕业,获得四项专利,到材料研究所工作了。
他对张老师浅浅地一笑:“我生性就慢,小学、初中老师总是批评我,只有你‘纵容’我的慢。当初我虽然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却一直牢记着您对我说过话,‘相信自己,只要慢慢地学,一定会有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