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小学课业负担来说,“增负”会有一千条理由,“减负”却有一千个借口。
“解铃还须系铃人”,对于多数问题,系铃人都是单一主体,而对于减负这一超级难题,到底谁是系铃人?可以说,学校、家庭、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都是系铃人!减负之难,并非难在无解,而是难在多元。
把快乐还给孩子,重在形成合力,综合治理。
用什么来衡量“负担过重”
如果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中国教育久治不愈的沉疴,那么,摸清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减负”的“负”究竟指什么?哪类负担才叫课业负担,是学校、家长还是培训机构?用什么来衡量“负担过重”,是学习时间长短,还是学生的心理感受?
如果学习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增加了学生心理负担,使其兴趣爱好、自信心受到了破坏,进而影响自我认同感的合理确立,那么,这样的学习对学生而言,无疑是负担过重。总体来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其真实性、客观性、严重性已经被社会普遍感受到。
其实,过重负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于学习、应付考试的时间过长,用于休息和睡眠的时间过短;二是学习内容枯燥乏味,重复作业、机械记忆过多,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过重,厌倦、反感学习。
对孩子来说,兴趣是衡量负担轻重的一把尺子。在英国,老师们把历史课堂搬到了博物馆,学生们感到历史课就像听故事;在日本,老师让孩子们在家养一盆牵牛花,每天浇水,开一朵花就在表上涂个颜色,过一段时间,把花带到学校。这样的课堂和作业,对孩子们而言,还会成为负担吗?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些他山之石值得我们借鉴。
树立正确人才观是减负前提
在加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上,教育界人士把片面的人才观称为“万恶之源”。
中国多数父母对孩子期望值都很高,将全部希望寄托在独生子女身上。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工作岗位和学历密切相关,谁敢拿孩子的前途开玩笑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发现,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到前15名,54.7%的中学生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读博士。广大家长树立科学、理性的人才观,是减负的重要前提。
引导家长乃至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必须有政府引导,有机制保障,禁止就业歧视,摒弃学历崇拜,代之以公平就业,能力优先。
德国非常重视职业技术教育。许多学生不考大学,而是去考消防师、美容师等各种证照,同样可以受到社会的尊重。在德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分流,一半以上进入职业教育。而在我国,虽然职业教育就业率不低,职教生的就业工资有的甚至超过了博士生,但很多人的内心并不认同。
减负需要追根溯源,更需要正本清源。不改变对学历的盲目崇拜,减负的目标就不可能根本实现。因此,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在全社会建立起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为减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走出减负困局,路就在脚下
走出减负困局,提高教学效率是一个重要方法。
家庭作业被我国很多学生视为“梦魇”。但是,不写作业怎么办?国家“减负”令出台,很多人之所以抵触,就在于担心“减负”会不会“减质”?要想真正减负,必须先“增效”,只有效率提高了,负担才能自然而然减下来。教育界许多校长、教师达成这样的共识。
如何“增效”?不打时间战,不用题海战术,这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这就要求改革课程教材内容,变“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引导式教学;变被动的、机械的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
走出减负困局,建设一支师德良好、业务精通的教师队伍是关键。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陈立华在教学中发现,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法分布在小学教材的各个阶段,总计约100个课时,如果能将这些内容系统归纳,成体系地教授给学生,只要十几个课时。
对于作业的布置,也是如此。要想让学生跳出题海,老师首先要驾轻就熟,真正吃透课程教材,才有可能取其精髓传授给学生,做到减负而不减质。因此,只有建设一支师德良好、业务精通的教师队伍,才有可能真正破解减负难题。
走出减负困局,改革学制也不失为一种大胆的思路。
有人这样概括中国教育:小学累,初中苦,高中拼,大学玩。而按照学生的发育、成长和认知规律,恰恰应该是小学“玩耍”,大学“玩命”。这不能不说是教育制度设计的一个缺陷。
通过调整学制,打通小学和初中的通道,采取九年一贯制办学体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制度设计。这样,就能够使义务教育过程不间断、不折腾;这样,就需要淡化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种升学考试;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负担推移到高中及以后。事实上,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区县正在悄然推进这一办学体制。一旦时机成熟,应该向全国推广。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把快乐童年还给孩子,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哪一个方面不努力都会使减负功败垂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合力,共同搬掉学生身上的“大山”。
减负,并非难于上青天;走出减负困局,其实路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