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一:国内实践竟成旅游
这两天,大学生小陈刚刚结束在山西的社会实践,他似乎并不满意。
参观省级示范村、与劳模书记座谈、探访当地农业试验基地……实践日程原本安排得很紧,但实际上不到10天的实践,竟有一半时间是走访当地名胜,吃住也都在宾馆,“这也太舒服了!”小陈感叹。
某高校大四学生小王每年暑假也都参加社会实践,他曾作为实践团团长带领同学去陕西某镇做农业调研,全程14天,旅游时间竟将近一半。回来后,同学七拼八凑,写出一份调研报告,洋洋洒洒一万字,竟没多少是源于实际调研,参考文献倒是标注不少。
现状二:“洋实践”只为刷简历
如今,暑期实践洋味渐浓,“洋实践”颇受学生推崇。某高校为一个到境外实践的项目选拔学生时要求必须有国外实践经历,这没难住报名者,很多人都提交出在澳大利亚、日本、东南亚等地的志愿经历证明。
据了解,一个由国际组织创立的“海外志愿者平台”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0余所高校都设有分会,“洋实践”一般在此平台上进行报名和面试,通过者可参与到非洲、东南亚等地的实践活动。
据记者调查发现,热衷“洋实践”的大学生,并不都是热心公益,不少人出于功利心,期待能丰富自己的简历,为将来出国留学增加筹码。
中央财经大学大二学生小张目前在肯尼亚支教。据他介绍,他们团里多为在校大学生,大家之所以选择这种实践方式,有的是求刺激,更多的是为将来留学刷简历。“海外志愿的意义本来就不止是单纯的实践或是公益。”他坦言,“纯粹想出国做公益的人可能不到10%,我不在这10%中。”
另一位正在柬埔寨做义工的学生则表示,很多同学去做义工就是为了将来留学,“毕竟,国外很多大学录取时看重这些经历。”
探因
实践成果评估走过场
据京城某名校的统计数据显示,该校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审核通过率在95%以上。近两年暑假,实践团队每年都能达300支,年均参加学生人数在3000人次以上。
虽然人数众多,但校方似乎只重视实践的形式,对成果的评估只是走过场。记者从部分高校了解到,学校要求的实践成果大多以“社会观察报告”为主,如果当地媒体对实践活动有报道,或是当地领导、知名人士为实践活动题词将可加分。而实践活动的评优、评奖、补助程度都与报告挂钩。
为了赢得“加分”,大学生们也不关心实践成果,而是千方百计地追求活动“曝光率”。某高校大三学生小刘告诉记者,为了让实践团在评选中获奖,他们颇费精力的与实践地团委、媒体联系,对实践本身反而不关心了。
小王他们的实践团虽然交了注水报告,但依然被评选为优秀团队,竟获得近2000元的资金支持。“说心里话,真是枉担虚名。”小王也担心,这种走过场式的实践成果评估方式,以及学生舍本逐末的实践过程,将使社会实践走入学校学生一起糊弄的恶性循环。
观点
实践不该有经历无经验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不该只有经历而无经验,不能走过场。他说,部分高校看重实践报告或者媒体对活动的报道,根本上还是因为教育功利的存在,而对这种功利性的追求也会让学生把社会实践仅仅看成个人经历的“装饰”。
在他看来,大学生应主动选择与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相符的实践方式。“我们不要完全排斥学生为自己拼履历的做法,但要告诉学生,与积累资历相比,更重要的还是真正进入实践其中,收获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