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化”是中国经济最近热门的词汇,被巴克莱银行概括为“李克强经济学”(Likonomics)的三大支柱之一。这源自李克强总理对于“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等看法的衍生。
金融体系的各个参与者通过运用杠杆,用较小的成本撬动巨额的交易量,从而放大收益率——这就叫“杠杆化”。比如某公司要投资一个100万元项目,但账面上没有足够的现金,只能够出资5万元。公司可以用自己的固定资产作为担保,融资借款95万元。这就是用5万元撬动了100万元的投资,杠杆率20倍。
杠杆化使金融资产数额急剧膨胀,就会出现甲为乙做担保,乙为丙放贷款,丙为丁重复贷款,丁再用得到的贷款去投资甲的乱象。在杠杆的巨大“力量”下,各个金融机构之间交错的证券投资和质押信贷在无形中乘数化地放大了收益和风险。这种情况下,杠杆越大风险越高,波及面也越广。美国就是这样由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海啸,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
“过度的杠杆化”给金融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系统性风险,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发达国家普遍对金融系统进行了“去杠杆化”的改革监管。微观上,调整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宏观上,收缩金融资产存量。
比如,央行发行的100元基础货币,如果准备金率是20%,商业银行只能用80元进行贷款,贷款人拿到80元后又把钱存入银行,银行再次扣除20%,并将剩下的64元继续发放贷款,这样最多可以创造出100/20%=500元的货币。准备金越高,可以创造的货币就越少。例如我们过去常听到的“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是在紧缩货币政策。
中国现在为何要“去杠杆化”?因为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机构对短期流动性(资产变现以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能力)和高杠杆更为依赖。之前美国的几轮量化宽松政策(QE)向新兴市场国家注入了大量的美元,中国也被迫接受输入性通胀。随着美国逐步退出QE政策势必推升美元中长期走强,令美元资产吸引力上升,导致全球资本回流美国。反过来就可能引发中国大规模的资本外流和外贸收缩,造成资金面的动荡。
由于去杠杆化有放大周期的典型特征,倘若众多金融机构在同一时间大规模出售风险资产就会导致资产价格的下跌,而资产价格的下跌进一步促使金融机构去杠杆化。因此不能把去杠杆化放在危机发生之时,中国的金融机构需要防范于未然。中国经济尚处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二季度的经济数据显示,GDP增长速度低于预期,汇丰PMI低于荣枯线50,经济弱复苏的信号显现。在外来风险的冲击下,中国金融市场面临着去杠杆化的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