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的广西女孩巫彩艺上学前班,爸爸在外打工,妈妈“跑了”,她跟80多岁的奶奶生活。一向活泼开朗的她一提到“妈妈”明显变得不高兴,嚷嚷着“不想说这个”。
在山区农村,像巫彩艺这样的孩子有很多。城镇化和打工潮推动着一批又一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在产生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后,农村传统婚姻家庭关系也遭受冲击,离婚的多了,母亲“离家出走”的多了,这样家庭下的孩子大多深埋着一颗没有安全感的心。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记者来到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东起乡长丰村上昌洞屯,屯里只有一个一年级男孩和学前班的巫彩艺在附近小学读书。巫彩艺的爸爸在县城打工,几个月回家一次,“妈妈”则是她从小的“空白”。邻居告诉记者,彩艺的爸爸打工时认识了她妈妈,生下彩艺不久“妈妈”就嫌家里贫穷悄悄“走了”,从此再没回来看过女儿。
在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郊区,有一所专门帮助孤残家庭儿童的民间“福利院”,这里的孩子大多来自不完整的农村家庭。记者在这家福利院采访时,不少孩子表现出对外人的亲近。负责煮饭的阿姨说,孩子们虽然有吃有穿有住,老师也尽量关怀着他们,但毕竟长期缺乏来自家庭的爱,对“亲情”的渴望导致孩子们内心敏感,很容易因几句话就愿意跟着爱心人士走。
在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也有一家这样的民间助养机构,60多个来自特殊家庭的孩子生活在一起。其中,今年初被哥哥带走的阿福是典型的一棵“小草”。
志愿者小赵说,阿福家在县里贫穷的大石山区,母亲和父亲一起生了四个孩子,后来父母离婚,母亲不知去向,阿福和哥哥阿勇留在父亲身边。不久父亲再婚,新来的妈妈也带着好几个孩子。由于难以养育这么多子女,阿福被送到这家助养机构读书生活。
2012年底,没读完初中的阿勇弃学,说是找到了在广西北海的亲生母亲;2013年初,阿勇来到这家助养机构,悄悄带走了弟弟阿福,两人一起去北海找母亲。阿福今后能否继续读书,成为志愿者心中的担忧。
采访中,不少基层工作者认为,在山区农村,一些年轻人不经过登记直接组成家庭,生育孩子后一方外出打工,生活在完全不一样的环境里,这样的夫妻很容易出问题。本就缺乏法律约束的家庭,一方“跑了”就算“离婚”,留下孩子像“小草”一样长大,一些孩子往往难以接受好的教育,早早沦为新一批打工者……显而易见,没有家庭的庇护,这些孩子始终没有一颗安稳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