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民石倩玉的儿子最近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去幼儿园了,“一让去他就哭,怎么哄都不行。”石倩玉告诉记者,自从儿子上了幼儿园大班后,每天都有家庭作业,有时候是写汉字,有时候是背英语单词,还有一次是让拍视频。“老师布置了,我们做家长的只能配合,早认几个字也不是坏事,但是儿子好像很排斥,所以我也很矛盾。”石倩玉说。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严禁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严禁幼儿园“小学化”和“学科化”倾向,但一些幼儿园有令不行,甚至明知故犯。
董关月是济南市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同时也是一名幼儿园孩子的家长,出于职业的兴趣,她一直关注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她说:“有的幼儿园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英语、拼音、识字、珠心算等好多课程,把孩子累得不行。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就是因为原来的幼儿园‘学业’太重,这个学期刚换了一家幼儿园。”
课业负担重还只是幼教小学化的一个方面,有的幼儿园更是在行为规范上要求幼儿向小学生看齐。“有的幼儿园老师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要求幼儿遵规守纪,少动少玩。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驯顺听话,不许顶嘴,不许辩解。课间不许追逐打闹,不许跳跃奔跑,不许高声喊叫,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做好上下一节课的准备。”
董关月说:“看似让孩子多学了几个字,其实是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影响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
家长跟风抢跑,商家推波助澜
为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出现“小学化”倾向,2011年底,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严禁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和组织征订各种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等。教育专家认为,幼教小学化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主要是家长跟风抢跑和商家推波助澜的结果。
济南王女士的儿子赵天今年上幼儿园大班,她这学期刚给孩子报了一个轮滑训练班。25日傍晚,记者在济南市一个社区的广场上看到,5岁的赵天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轮滑,还没掌握相关技巧的他一会儿就摔倒了五六次。“孩子摔跤我也心疼,但是还得让他学。前段时间跟其他孩子家长在一起聊天,有的孩子已经学得很好了,我和老公就觉得让孩子学学对以后有好处。”王女士说。
跟风“抢跑”,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许多家长的心声。济南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年轻的家长不惜重金,为婴幼儿报名参加各种早教培训班,忽视了婴幼儿应该强化的是身体的健康成长和亲子关系的培养,忽视了孩子对父母情感依赖的需要。
齐鲁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周卫勇认为,一些社会培训机构推波助澜也是幼教小学化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著名的‘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其实就是精明的商家发明的广告语。”周卫勇介绍,曾经风靡一时的珠心算就是社会培训机构推波助澜的典型代表。“其实这只是一项简单记忆的技能,对于孩子的身心正常发展没有任何好处,但就是被吹成神技,至今在一些地方仍有影响力。”
据了解,一些社会培训机构专门开办所谓的识字、算数、拼音等兴趣班来教授这些知识技能,“3岁宝宝90天学会1500个汉字”“让你的宝宝离名小学更近一点”等等,成了最能迎合家长心态的广告词。
不要把孩子的大脑“硬盘化”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让孩子提前学习,避免“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违背规律的学习,最后带来的不仅仅竞争中快和慢的问题,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问题。有一句话说得好,“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事实上,在许多国家,超前教育都是被禁止的。学者杨佩昌撰文《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别把孩子大脑当硬盘》。他说,欧洲许多国家都有相似立法,德国甚至把这一条写进基本法里,禁止家长在幼儿园的教学之外给孩子补课。
“让孩子一开始就进入快跑通道,非常不人道。”这位8岁孩子的父亲介绍说,德国的教育是一种逐渐加速的做法:幼儿园不学专业知识,而是教一些基本的道德伦理,学会与人相处,重要的任务是玩得开心;小学也只是学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对中国小学而言),到了中学才开始进入跑步通道,但依然还是慢跑。由于德国没有统一的高考,所以学生压力并不太大。只有到了大学,真正成年了,才开始进入快跑通道。到了这个时候,终于有了竞争,也才显示出每个人之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