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副教授大桥一夫等人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研究出一种将胰岛细胞培育成薄膜状后进行移植的新型糖尿病治疗法。通过在白鼠身上进行试验后确认,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长期保持血糖正常,据说效果比直接移植胰岛细胞要好。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将来与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组合使用,有望根治糖尿病。
研究人员采集了老鼠的胰岛细胞,在特殊的器皿上培育出了长2厘米、厚15微米的薄膜体,然后将两张薄膜重叠植入患有糖尿病的白鼠的背部皮肤下,并在4个月的时间里对血糖值的变化进行了测量。
结果发现,11只白鼠的血糖值在移植3天后均恢复正常,在食用饲料后并未出现血糖值异常上升的情况。
对移植后的薄膜进行分析发现,β细胞集中到了中心部分,而α细胞则围绕在外侧。β细胞能够产生降低血糖的胰岛素,而α细胞则生成增加血糖的胰高血糖素。二者规律存在就可以使血糖值在高的时候降下来,在低的时候恢复到正常,起到调节作用。
将胰岛细胞直接注入白鼠肝脏血管,虽然可以使血糖值略微下降,但要回到正常值却很困难。研究人员表示:“制成薄膜后,一定量的细胞会聚在一起,从而改善效果。将来可以在临床上充分利用。”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与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共同研究,成功地培育出了人体胰岛细胞的薄膜。今后将把这种薄膜移植到动物身上,进行安全和有效性认证,力争在临床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