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委今天出台指导文件,以规范普通高中试点开设国际课程。教育部门当日表示,国际课程在实现中西融合,增强普通高中课程现代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同时,必须设置语文、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本土课程,并指出,这是申城普通高中开展国际课程试点的底线。
当下,越来越多普通高中为满足学生出国留学需求而开设国际课程班,怎样的课程体系才更具有全球竞争力?应该怎样收费才合理?此类话题已成为当下社会热点。
据了解,目前,申城有15个区县的33所学校开设了国际课程。各区县和学校开设的国际课程种类约18种,在读学生超过6000名。
上海市教委今天出台的指导文件酝酿已久,是申城整体设计普通高中改革与发展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门表示,国际课程旨在帮助此间学生更好地面向世界,培养全球意识和竞争力;帮助申城学校在世界课程体系中找准自身定位,实现中西融合,进而增强普通高中课程的现代性、丰富性、多样性,提高本土课程质量、更贴近学生发展需要。
新出台的指导文件明确普通高中开展试点国际课程的两种类别:选择部分国际课程科目在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中试用;或者开展中外融合课程试点。试点学校的课程方案、计划及其教材须经审查。
据透露,国家课程的设置上,公办高中与民办高中应有不同定位:公办高中的开设国际课程的定位主要是借鉴国际课程深化课程改革,民办高中则可更多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当下,上海一些公办高中举办国际课程班,招收计划外学生,实行高收费,且规模越来越大,已经产生了一些隐患。
教育部门表示,公办高中举办国际课程班,不额外收费。同时,公办高中国际课程班招生,面向全上海,避免出现一校两个分数线、两种收费方式带来的后续矛盾。
教育部门称,进入上海的国外课程,需无违反中国法律法规的内容。学生完成课程方案达到要求,并通过本土语文、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科目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且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加注“国际课程班”的上海普通高中毕业文凭。
上海市教委透露,还将建立普通高中国际课程试点学校年检制度与退出机制。教育部门组建的“上海市普通高中试点开设国际课程项目推进小组”,将对试点项目学校实行年检制度。年检不通过者,将退出试点并在三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试点。